馮易笑道:“陛下和皇後大婚,軍中人人放了三天假,這糖是軍中發的,不費錢。”

“真的!”馮娘子聞言,驚喜地笑了出來,又道:“你們爺倆等著,我去給你們煮碗糖水喝。”

馮小寶聽見有糖水喝,高興地跳了起來。

馮易注意到他們母子身上穿著的都是齊國的服飾,問她原來的衣裳呢?

馮娘子便道:“這就是用原來的衣裳改的,你的那幾件我也給你改了。”她說著,便提了那天小寶被欺負的事兒,眼見男人要發怒,她連忙按住他,說道:“你別去,縣令大人已經為咱家主持公道了。縣令是一位好官,村長人也好,當初咱們剛來李家村的時候,不就是村長空出屋子讓咱們暫住?還找人幫咱家蓋房子,咱們不能給人家添麻煩。”說著,又將縣令最後對他們說的那番話告訴了自家男人。

她道:“孩子他爹,我覺得這樣很好。咱們既然是齊國人了,就不能再念著吳國了,這村裏有些人因為咱們曾是吳國人就看不上咱們,大概也有咱們整日穿著吳國服的緣故。”她認真地看著自家男人,繼續道:“孩子他爹,我想帶著孩子融入這裏,咱家要裏裏外外都做一個齊國人。”

*****

陛下大婚並冊立皇後的聖旨下了以後,各部就迅速籌備了起來。

這可是僅遜於皇帝登基大典的重要儀式,半點都馬虎不得。

京中剛剛過了年,本就還處於熱鬧喜慶的氛圍中,在加上太子誕生、陛下大婚一事,估摸這喜氣還要延續個大半年。

禦書房裏,封元稟報道:“陛下,自從讓吳國人‘移俗易服’的政令下達以後,國內收容的吳國人與當地百姓,就很少再起衝突了。”

皇帝陛下點點頭,“看來這事兒卓有成效,以後收容難民也要這麼辦。”

封元點頭,又說起李數和他夫人弄出了提純蔗糖的法子,產出的蔗糖比以往更甜更白,如今已經運出海外販賣,往吳國和陳國也銷去不少,約莫再過陣子,又能有大筆進賬。

皇帝陛下現在一聽到有錢進賬就高興,提了要賞賜李數和周晚香後,君臣又在禦書房中呆了一兩個時辰,眼見天黑下來,便告辭離開了。

皇帝陛下便回了飛鸞宮。

姚燕燕如今已出了月子,封後大典定好了在十天後舉行。皇帝陛下回到飛鸞宮時,見愛妃去了慈和宮沒回來,他也不在意,繼續往裏走,去逗弄小元宵。

一個月過去,小元宵的五官漸漸長開了,皮膚也白嫩了許多,眼睛比之前還睜大了一些,瞧著越發可人了。

不過這沉悶的性子,卻與他們夫妻倆半點不同,若不是陛下親眼看著這孩子從愛妃肚子裏出來,他還真會以為這孩子被人掉包了。

飛鸞宮裏溫暖如春,小元宵隻穿著兩層小衣裳,躺在自己的搖籃裏,無論身邊侍女和奶娘怎麼逗他,他都眯著眼睛一動不動,本來頭上就沒幾根毛,這副樣子便更像是老僧入定了。

皇帝陛下擺手揮退奶娘和侍女,自己將小元宵從搖籃裏抱出來。

突然被抱起來,小元宵也隻是動了動小腦袋,隨後就沒有半點反應了。

皇帝陛下見他這樣子,忽然有些擔心,自言自語道:“這孩子這麼呆,該不會被人拐了也不吱一聲兒吧?”

他一心想要小元宵給點特殊的反應,哭一哭也是好的,然而嚐試了好多次,都以失敗告終。

“這孩子不會是個傻的吧?”皇帝陛下有些擔心,他把小元宵放在床上,讓他坐著,誰料這月份兒的小孩子連坐也不會,他擺著小元宵的手腳讓他坐好後,小元宵竟麵朝下倒在了床上,幸好床褥柔軟,否則非得把額頭給磕紅了。

皇帝陛下連忙把小元宵抱起來,左右看了看,見愛妃還沒回來,鬆了口氣。

他一手托著小元宵屁股,一手托著小元宵脖頸和脊背,忍不住嘲笑了一下,“連坐也不會坐,難道朕真的生了個傻兒子?”

他這麼說著,就看見小元宵抿緊了嘴巴,一雙烏黑的眼睛盯著他,小眉頭微微擰著,一副十分正經十分嚴肅的模樣。

皇帝陛下驚了,莫非……這孩子聽懂了他的話?

下一刻,忽覺手上一熱。

皇帝陛下僵硬地低下頭,對著手裏一灘黃色東西,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