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秋已經在山裏穿行了一天,又累又凍的,晚上不敢和眼而睡,再加上又冷,他隻好撿了些枯枝與幹草在河邊的一塊空地上升了一堆火。又折了兩根胳膊粗的樹枝放在身邊當武器,坐了一夜。
寂靜的山林,獨自一個,又是黑夜,耿秋雖然是個大男人,也嚇得不輕,手裏始終握著一根棍子,根本就不敢閉上眼睛,雖然他累得不行了。到了下半夜,瞌睡蟲不停的來搗蛋,為了怕自己睡著時出事,他開始想東想西。仔細回想著自己這二十八年的人生經曆。
媽媽在他五歲的時候就病死了,留給他的隻有一個蒼白嬴弱的模糊印象。而爸爸也不過是媽媽死的時候出現了一下,處理完老婆的後事,沒顧得上和兒子說上兩句話,他留下一筆錢就走了。
耿秋是由爺奶帶著在山村長大的。他的爸爸沒帶過他一天,而且他後來又娶了年輕美貌的城裏後妻,組成了新的家庭,就更加當沒有耿秋這個大兒子了。要不是嚴重重男輕女,護孫的爺奶,耿秋的日子會很難過。他爸的新妻,連生兩個女兒,第二個女兒還罰了很大的一筆社會撫養費。他爸在再婚時,把戶口遷到了繁華的大都市。當然耿秋的戶口一直留在出生的小山村。他爸的戶口本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前妻與長子。就連與後妻結婚時,領的結婚證都是初婚。
不管怎麼說,這麼不靠譜的爸爸,在物質上沒有虧待過耿秋。耿秋上小學時,因為他爸有錢,他爸直接在鎮上最繁華的地段買了宅基地,蓋了棟三層樓,供他們祖孫三人住。念完小學,他又到了縣裏去上初中。這時,他爸已經有了兩個女兒。他爺奶更加看重他,覺得他爸估計再生不出兒子了。他爸接著在縣裏最好的小區買了商品房,順帶還買了這個樓盤的幾間商鋪,都記在耿秋的名下。
這個時候起,兩老已經開始在給耿秋爭家產了,因為他爸的後妻與鄉下的公婆十分不和。老人重男輕女,對她生的兩個女兒,一點兒也不喜歡,更看不慣她的行為,她的兩個女兒可是從小就過著公主般的生活,一切都是貴族消費。讓兩老人相當不滿意,所以老人們覺得與其讓她們娘三人浪費兒子的錢,還不如把這些錢都給孫子。
念高中時,耿秋到了省城。同樣的,他爸又在高中附近買了商品房帶商鋪記在耿秋名下。這時候還包了老家的一座山頭也記在耿秋名下。其實耿秋爸在耿秋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大兒子置家產,一來是為了讓老兩口安心。二也是因為他自己知道,對於這個大兒子,他沒什麼感情,看著大兒子那與前妻相似的皮相,他就不自在。但家產什麼的,也會分給他一些。更何況他自己也有重男輕女思想,隻不過沒那麼明顯的表露出來。對於後妻生的兩個女兒,他嘴裏不說,其實心裏還是覺得可惜。
隻不過,兩老人隻知道要兒子給孫子買房子,卻不知道讓兒子給孫子分點股份之類的,不過他們也搞不懂兒子有多少資產。這些房產,商鋪什麼的,對於耿秋爸來說,真算不上什麼。
直到高中畢業,耿秋的生活都過得不錯,雖然沒有父疼母愛,但是爺爺奶奶把當他命根子似的。再加上家裏經濟著實不錯,他爸給他和爺爺奶奶奶的生活費足夠多。在他爺奶的誘導下他爸偶爾也會給他帶些國外的,大都市的,本地少見的高檔奢侈品。所以沒人能看得出他是小山村來的。也沒受到城裏同學的排擠,甚至還和同學老師們相處的不錯。
他的成績算還不錯,一直維持著班上前十名,又加上他一直上的是當地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所以他考的大學也不錯。如果不是耿聰的出生,他的前途雖然不算是一片光明,但按照那之前的設想,他該是大學畢業就去國外深造,然後回來進他爸的公司工作,說不定有機會執撐大權。他爸這些年來,生意是做得越來越大了,人家早就成了上市公司的老總了。諾大的家產,總得需要繼承人,所以對於即將成年的大兒子,他爸也開始關注。
但是耿聰的出生,把這一切平衡都打破了。
其實至從有了繼弟後,他不僅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直線下降,就連爺奶也變了很多。他清楚的記得爺奶在去第一次去看過小弟弟後,回來後有多麼激動開心。甚至於顧不上和媳婦的齷齪,經常去看望小孫子,還非得要求他陪同著去,美名其曰:是讓他和弟弟父親掊養感情。殊不知,這麼做的後果,不過是讓耿秋再一次的感受自己是多麼的多餘,不過是讓雙方更加討厭對方而已。雖然媳婦萬分嫌棄這兩鄉下老人,但也阻擋不住老人們想念孫子的激情。
那年十九歲了,剛考上大學。長這麼大,他從未享受過父親的懷抱,沒感受過父愛。這個父親並不親近大兒子,幾乎可以說,除了物資,他沒養過大兒子一天,耿秋是跟著爺奶長大的。耿秋每次見到父親,父親隻會和他說兩句話:“好好讀書,聽爺爺奶奶的話。”
耿秋見到父親抱著小兒子親了又親,一副有子萬事足的模樣,爺爺奶奶也是小心意意的圍著耿聰,一副視他為珍寶的樣子,他的心不可自製的抽疼起來。
甚至爺奶還告訴他,要對小弟弟好,以後要幫助他,家裏的家產要和弟弟平分,不要占著自己大,欺負小弟弟。這些年,他爺奶也存了一些家底,這一切以前都是說要留給他的,所以爺奶也沒避著他。但現在,家裏的錢財爺奶開始在他麵前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