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城是耿秋來這個時代後見到的最繁華的一座城池。相當於他以前老家的縣城,人口較多,各種買賣都有,隻是相對來說,物價也稍貴些。可惜,兩人手上就二十兩銀子了,什麼都不敢買。
照耿秋的想法,他寧願在這個地方找門路安置下來,畢竟在這裏生活,還是要舒服多了。但是,古代的人口管理可比現代嚴多了,他們得在限定的時間內趕到目的地,黑岩村,先得落下戶口才行。所以阿昊隻打算在這裏修養一下,補充一些必備品,象阿牛要吃的精米,一些他們自己吃的糧食等。這些東西他們不敢買多,隻花了一兩銀子,買了十斤精米和一些粗糧。
從山陰城到他們的目的地,黑岩村。據說還有三百裏的路程,兩人帶著孩子,基本上是清晨就起來,日落時分才歇下來。但中午時分還是一定得找地方歇歇腳,煮粥給阿牛吃。阿牛現在三個多月大了。沒了奶粉,他隻得喝米湯,慢慢過渡到吃稀粥。這小子,飯量不小,可能是光喝米粥,營養不是太好,所以他每頓吃得都不少,半夜還得吃一頓。如此下來,三人也花五天時間,才到達一個叫向陽的小城鎮。這裏距離他們的目的地黑岩村很近了。也是黑岩村人往來的市集。
看著如此破舊的向陽鎮,一點兒也不顯繁華的地方,耿秋歎了口氣,這地方比起小砰村下的那個小集市也好不了多少,可見越發向北的黑岩村是個什麼樣子了。
“阿昊,我們要不要就在向陽住下來?”耿秋想了半天,覺得去黑岩村不是個好選擇。這裏還是小城鎮,都如此破落,那小山村簡直不敢想。
“幹嘛,這個地方又不好,而且我們的戶籍在黑岩村,我們得先去把戶籍落好,還得把阿牛的戶籍弄上去。”阿昊不解的說。
“哦。”一想到戶籍這個問題,耿秋不說話了。來這個朝代日子雖然不算長,但通過這段時間的了解,他知道這裏的戶籍可比□□更加麻煩,他們手上帶的這個路引是有期限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落戶,否則就過期了。過期要補辦,手續估計更麻煩。為了不讓一家三口都沒戶籍,耿秋隻好同意先去黑岩村。
向陽小鎮上的東西少而且貴,好在精米價格卻不算太高,可能是因為買的人少的原因。店家一見有人買精米,恨不得讓他們全買走。耿秋和掌櫃的討價還價了半天,花了四兩銀子買了十五斤精米,二十斤糙米,二十斤粗麵,三斤油,六斤鹽,兩斤糖,五包點心,兩包糖果,幾根粗糙的蠟燭,兩塊粗棉布,一包刷牙用的牙粉(這玩意兒他已經用過一段時間了,現在他萬分想念現代的牙膏和牙刷)。
這些東西,最貴的算是精米,糖和油鹽也很貴。而且鹽還是限量供應的,一個人一次最多隻能買十斤。因為古代鹽可是管得很嚴呢。在這個小鎮上,總共隻有兩家買鹽的,其中一家是專營店,鹽的品種多一些,多半的品質都較好,一般麵象有錢人家。而這一家店相當於雜貨鋪,什麼都賣,但鹽的品質要差一些。一般是麵向普通人。耿秋對於鹽,倒不是很在乎,畢竟現代人都能把粗鹽提純,方法不要太簡單。所以他們都是買普通貨,自己再加工一下了用。
做了四兩銀子的生意,掌櫃的心情很好,明顯的耿秋和阿昊是外來戶,不太懂本地的物價,他算的稍微多了一點,所以怕以後少了這個大客戶,他還特意送了一柄鐵鍋鏟和一大兩小的沙罐給他們當人情。兩個小罐裝糖和鹽,大罐可以裝精米。農民家都是用土罐裝這些東西的。其實這罐都不值錢,那鐵鍋鏟到還算是人情。不過臨付帳時,阿昊突然說:“我們是不是要個茶壺?”
因為天熱了,喝的水多了,老是現燒開水喝,太麻煩了,所以有個茶壺裝涼開水很有必要。兩個礦泉水瓶子裝的水太少了,並且拿出來也打眼。雖然他們早就把保溫杯和瓶子都穿上了外衣,就是用布做了個套子裝上,不讓人看出來是個什麼東西,怕引起麻煩,畢竟這不是本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