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到達(3 / 3)

“這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們帶的也多,既然大家喜歡吃,我再去拿些出來。”耿秋見他們喜歡吃,又去拿,裝了隻怕有十斤才罷手。他想著村長家人多,一人也不過幾塊。可村長一見他拿了這麼多出來,嚇了一跳,忙說:“這也太多,我們哪能要這麼多呢。”

“沒事,我們還有這麼多,這魚塊也不能吃太久,天氣越來越熱,不能保存太久的,你們也快點吃完,放著會壞掉的。”耿秋說。阿昊也在一邊幫著說話:“我們在阿叔家吃了幾頓,也值回來了。”村長見到自己家的一大家子人,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想想耿秋說的不快點吃完會壞,最終還是接下來了。

不過接下來的辦戶籍和買房子事情,村長就更加辦得認真了。村長算是這裏最大的官了,其實也不算是官身,但整個村子由他管理著,就相當於是個官,並且古人很注重宗祠,大多數村子裏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村長也是這裏最大姓氏的撐權人,當相於族長。說話行事還是很有權力。

而他們這種村子,一般都有裏長管理,裏長可是真正的官身,不過是較小的官了,吃著官家飯的。但是裏長把村子裏的事情都下放到村長管理了,有什麼事村長不能解決才會去找他辦理。而且一個裏長管理著幾個村子,有點象現代的鄉長一樣。

他們這個戶籍要村長帶著耿秋他們去黑岩村所屬的向南鎮上去辦,裏長也是住在向南鎮上的,同時這件事也會報告給裏長。而向南鎮離得也不算太遠,腳程快的人起個大早,趕點夜路,一天就可以回來了。而村長也算是老年人了,不可能這麼趕,所以他打算在向南鎮上過一夜,順便在路上找趙老三弄妥房子的事情,所以呢一去一來,他得花三天左右的時間,主要是看辦事辦得順不順利了。所以他沒打算帶著耿秋他們一起去,免了他們的麻煩和腳程,而讓大兒子阿清找人幫著先把趙老三的屋子收拾好,讓耿秋他們先住進去。

“那辦戶籍要多少銀子?”耿秋問。

“還銀子呢,十個八個大錢就夠了,要銀子誰還肯去花這個冤枉錢。”村長笑道。

“為什麼?”耿秋不解的問。

“窮困人家,十個八個大錢都拿不出來,而且如果生一個孩子就去辦一次,那也得花不少的錢啊,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辦,當官的沒法子了,每兩三年都會來各村去辦戶籍呢,就怕收不到人頭稅呢。你們要不是辦得急,哪裏需要去專門辦一次,還花錢。”村長解釋道。

就這個窮地方,哪家不是一個大錢都不敢隨便花的,而且小孩子要養大也不容易,一般都是長到十歲八歲,甚至是快成年了才會上戶口的,要不是當官的要管著,很多人家,根本就不把這事當回事呢。

聽了這些話,耿秋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不要花銀子就好,他生怕得十兩八兩呢。他們手頭上剩餘的銀子,不到十五兩了。

他們拿了二兩銀子並一把大錢給村長,村長也沒推辭,不過卻說:“剩下的銀子我會給你帶回來的,你們也要在這裏安家了,需不需要我順路給你們帶些東西回來?”

耿秋和阿昊商量了一下,讓村長給帶點鹽和油回來,如果還有剩餘的銀子就買塊差不多的細布回來,他們留著做點衣服。

“你們以後得在這裏討生活,多少要準備些農具吧,要不要賣點,鐮刀,鋤頭,砍刀,鐵鍬什麼的?”村長問。

“要吧,您看著辦吧。那布就不用買了。”耿秋想了想說,他小時候也是在農村長大的,這些東西倒是會使,而且現在看著確實需要一些工具,要不然砍個柴都得用菜刀,那菜刀一路上被他們都砍缺了幾個小口子了。況且以後在要這裏生活,多少也有備些農具,總得過日子吧,光靠手頭上的一點點銀子,三個人坐著吃也吃不了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