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何時複交會(1 / 2)

“秦使入殿。”隨著趙王身旁寺人的這聲通報,手持旌節【1】的秦國使臣緩步入殿,他行至殿中站定,拄著旌節躬身一禮口稱:“秦使荊蘇見過趙王。”趙王想要滅滅秦國的威風,有意不答他的話,想看他會如何,朝臣察言觀色也配合著自家大王默不作聲。

誰知那荊蘇說完默了一默,見趙王不答話,便徑自直起身子。趙王嘴角一勾,心道果然上鉤,並率先發難:“莫非秦國使臣離開秦國前都不學禮?”趙王說完,底下一陣哄笑,不少大臣你一言我一語順著自家大王的話譏諷起荊蘇來:

“虎狼之邦,談個甚禮?”

“哈哈,莫不是你們秦人尚還茹毛飲血未曾開化?”

“在下認識一位齊魯之地的儒士,來使若有心學禮,定竭誠為來使引薦。”

那荊蘇身長八尺,國字臉,修美須,此刻瞑目寧心端端立在殿上悠然撫弄著旌節上的旄牛尾。大殿之上被如此譏諷,他偉丈夫慷慨的氣度卻是半分不少,等群臣自討了個沒趣悻悻閉嘴,方才不緊不慢地抗聲譏諷道:“原來這便是趙國風範!”

“你什麼意思?”有人坐不住了,忿忿然反問。荊蘇冷笑一聲道:“來使行禮,國君假意不受,此其一;來使未先有言,群臣便冷語相加,此其二。趙國泱泱大風,盡顯於此待客之道中,荊蘇佩服!”說完又是深深一揖。

趙國諸人被他噎得臉皮一紅再紅,他也未因此洋洋得意,不願再糾纏這個問題,遂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縑帛捧在手裏道:“新君國書奉上。”趙王不情不願地勾勾手,便有人走到荊蘇跟前將國書取過,再呈與他。待他展開一看,當即就將其拍在了案上:“秦字我趙人看不懂。”

荊蘇見狀不惱反笑,嘴角一勾自懷中小心翼翼地一掏,又拿出另一張縑帛道:“早料蕞爾小國無人識得秦字,真國書在此,荊蘇代念。”趙王也無心再同他打嘴仗,拇指和食指捏住適才拿張縑帛晃了晃問道:“等等,那這封是什麼?”

荊蘇向前一步,作認真狀仔細看了又看,半晌才“恍然”:“趙王恕罪,定是哪位公孫淘氣,趁荊蘇不注意將自己練字的縑帛藏進了荊蘇袖中。”趙王氣急敗壞指著他:“你……”還未說完便見荊蘇正了神色,揚起嗓音念起國書來,他不願丟了國君的氣度,也不敢真得罪秦國使臣,隻好強自壓下心中怒意。

國書內容多半是些冠冕堂皇之言,不過是走個形式,大家都明白,意思就是告訴你:我秦國新君即位了,以後大家要“友好相處”。待荊蘇念完,他還記著臨行前太子私底下的托付,於是又道:“鄙國公孫已在趙國為質多載,如今太子念子心切,若大王肯成全慈父之心,太子願以萬金奉上。”

“貴國公孫聰慧大方,寡人的王後頗為喜愛舍不得他歸秦,就算是有萬金,寡人也不忍奪發妻之愛啊。”荊蘇提出父子之情,趙王便抬出夫妻之情來搪塞,眼下他也無可奈何,有些為難地沉吟道:“這……就算無法帶回公孫,再不濟也懇請大王讓荊蘇見上一見,待到荊蘇回秦,也好對太子有所交代。”

這回看荊蘇態度好也沒有糾纏,趙王省去了找理由的麻煩,爽快答應道:“這卻不難,來人,帶來使去見見公孫。”

這邊荊蘇跟著寺人去到地方,卻發現那裏是有一個娃娃,但不是他們要見的。“真的公孫去了哪裏?”荊蘇抓著那寺人的衣襟問得義正言辭,寺人想到自己接了個燙手山芋,恐兩邊都不好交代嚇得瑟瑟發抖,慌忙遞眼色著人去通報自家大王。

緊接著趙王忙不迭地下令尋人,眾侍衛風風火火將趙王宮翻了個底朝天。見折騰了數個時辰也找不見人,荊蘇丟下一句:“貴國好魄力,誅殺年幼的質子也不怕遭列國不齒,荊蘇代鄙國太子記下了。”不等趙國這方解釋,憤然甩袖而去。

出了王宮,荊蘇便回到驛館同手下彙合,隻聽手下附在他耳邊說了句:“副使已接到公孫,已派人送他西還。”他便波瀾不驚地點點頭吩咐道:“你告訴他們務必馬不停蹄,入關後自有人接應,我還得留下來慢行裝裝樣子。”

其實這一切原是趙高的計策。那日同娃娃談完,他便連夜拿著牌子出宮去找了郭開。之後郭開一麵趕在趙王還沒未想起他們母子前將人帶出了王宮,又找來身形樣貌相近的人頂著,撐了這麼些天;一麵打聽秦國來使的情況,得知荊蘇的確受異人所托,方趕在荊蘇入宮遞國書前與他通了氣。

荊蘇臨行前如願見到了剛從城外回來的趙高,先前未見到人的時候荊蘇還不怎麼相信,待看到本人之後,撚著長須滿意得直誇“後生可畏”。此番兩方配合得天衣無縫,不僅如趙高、郭開所願將娃娃母子順利接出了城,而且還順了荊蘇自己的意,臨行前找機會把趙王宮攪得烏煙瘴氣。這麼一想,少年的這招金蟬脫殼也算是兩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