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不難看出:跟隨潮流,順從廣大群眾的審美,弊大於益。然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迎合廣大群眾的口味,魏晉的老少爺們兒也開始拚命地往“偽娘”的線路上靠。一時“娘氣成風”:貴族士子出門,必得香水(香薰)、口紅(落紅紙)、粉底(香粉)收拾一番,且裏懷必備一青銅鏡子,有事沒事便要照照鏡子,整理儀容。
除了化妝,衣裝也是“偽娘”的招牌性特色。魏晉那個朝代的人很有創新意識:魏明帝“好婦人之飾”(男人佩女人之飾,穿女人之衣),並親自將這一優良傳統向外推廣。古代尚有“從衣而忠”的說法,譬如漢與三國兩朝更替之際,文官衣繡錦雞,武官衣繡雄獅,這是古代為官的官階之分。而時空地域的不同亦使個性發生了變化。魏晉的個性化多體現在:你穿的什麼,我穿的要和你不一樣。於是才會產生如此多的奇葩裝扮。
雖姿容既好,為人所津津樂道,但潘嶽的仕途一直不盡如人意:司馬炎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麵,建立西晉後,大封同姓宗室,委以軍政實權。穩定局勢的同時,亦種下了皇室廝殺紛爭的禍根。當時二十二歲的潘嶽時任太尉賈充的屬吏,他作了一篇大力謳歌晉武帝躬耕之事的美文《藉田賦》,因拍馬屁拍得恰到好處,受到司馬炎大加欣賞。
此舉招致了一些朝中大臣的嫉妒,潘嶽不但擁有一副翩翩然公子哥純良無害的外表(神識沈敏,風宇條暢),還具備過人的才學,如今更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怎不讓人嫉妒呢?於是他們從中作梗,致使潘嶽十年沒有升遷。不僅沒有升官,潘嶽三十二歲時還被下放到河陽去做了縣令。這次外放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拙劣的政治小動作被人曝光。第二,個性輕躁,趨世利,無意中得罪了很多人。常言道禍不單行,果不其然:潘嶽被下放到河陽做縣令的這一年,他的妻子楊氏就意外病逝了。潘楊平日感情甚好,無奈卻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場“餘生也晚,無由得見”的悲哀。痛定思痛的潘嶽將思念亡妻的情感,轉化為第三方媒介——文字,這便是其日後享譽天下的名作《悼亡詩》: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絲綿),誰與同歲寒。
……
當時潘嶽任職的河陽,南臨黃河,北靠邙山,土壤雖肥沃,但老百姓一直難逃窮命。有古籍載之:“五穀宜其地,六畜宜其家,瓜瓠葷菜,百果俱備,此乃縣之福矣。”有此方法,再結合半丘陵地區十年九旱的特點,潘嶽開始號召百姓廣種桃李,綠化荒山。為把這一施政方針深入貫徹下去,他決定想點兒法子搞搞宣傳,於是找來幾個官衙的工作人員,描眉濃妝,穿上錦袍青冠,站在門口咿咿呀呀地唱起了地方戲。不一會兒,台下便人滿為患了,這時,潘嶽便命人適時地拿著上書“廣種桃李”的風箏去台下放起來(以此達到宣傳的目的)。
由此不難看出:跟隨潮流,順從廣大群眾的審美,弊大於益。然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迎合廣大群眾的口味,魏晉的老少爺們兒也開始拚命地往“偽娘”的線路上靠。一時“娘氣成風”:貴族士子出門,必得香水(香薰)、口紅(落紅紙)、粉底(香粉)收拾一番,且裏懷必備一青銅鏡子,有事沒事便要照照鏡子,整理儀容。
除了化妝,衣裝也是“偽娘”的招牌性特色。魏晉那個朝代的人很有創新意識:魏明帝“好婦人之飾”(男人佩女人之飾,穿女人之衣),並親自將這一優良傳統向外推廣。古代尚有“從衣而忠”的說法,譬如漢與三國兩朝更替之際,文官衣繡錦雞,武官衣繡雄獅,這是古代為官的官階之分。而時空地域的不同亦使個性發生了變化。魏晉的個性化多體現在:你穿的什麼,我穿的要和你不一樣。於是才會產生如此多的奇葩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