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當張飛文藝起來(1 / 2)

當時的情況如下:呂布派手下士兵帶著銀兩去河內買馬,買好後,士兵們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悠悠蕩蕩回營地,但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劉備的士兵,他們二話不說,連“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的劫道口號都懶得喊,直接將馬給搶了。呂布知道後,也二話不說,連通知信函都不發劉備一張,就派高順、張遼趕走了劉備。

這一段說的是呂布和劉備的分分合合,但如果你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如果不是暴脾氣的張飛和曹豹鬧不和也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當然,脾氣暴躁隻是一個方麵,張飛的戰術謀略才是毋庸置疑的強悍。

張飛曾駐守過巴西(中國地名),這並不完全是大哥劉備的指派,早就聽聞宕渠縣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張飛早有教訓前來侵犯百姓的張郃之意,劉備的任命是正中張飛下懷。而現在的狀態是:軍隊駐守已有五十餘日,糧草的耗時戰讓張飛沒占一絲一毫的便宜,眼看餘糧漸淺,他二話不說,招呼來幾個得力的手下,下了一道軍令。次日,萬餘名裝備精良的士兵攻進宕渠,俗語言“千兵能掩地,萬軍可遮天”,這些士兵與之前搶劫掠奪的張郃軍隊不同,他們既不縱火使毒,亦不攻擊平民,而是將矛頭指向了張郃的軍隊。

張郃果然受不起挑釁,一發現敵兵攻擊,即條件反射似的率領大軍全力迎擊,其腦殘若此,實在無可救藥。沒過幾時,隨軍出征的張郃發現前麵的山路越發狹窄,路麵的灰塵也因空間的變窄而變得無處宣泄。此時張郃的隊伍已經被狹長的路段擠成了“長蛇之態”,當他反應過來準備撤軍的時候,他的部下從部隊尾端颶風似的趕來:隊尾士兵已被張飛帶軍截擊,請大人立即施令支援!

此時的張郃仍保持著大將風範,他的選擇不是與張飛來個硬碰硬,而是動作敏捷地拋棄戰馬,攀著山崖上的藤蔓,向遠處狼狽逃走。撿了“強軍不顧大體”這個大便宜,僥幸活了下來。張飛一看,比自己旗下的房產升值了還高興,為犒勞兄弟、改善傳授兵法的枯燥生活,他當即決定:明日全軍真多山一日遊。

心情愉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句職場真理一點兒也不假,張飛當天不僅完成了傳授兵法的日常作業,還向漢朝文壇遞交了一份文采雋永的作品——《真多山遊記》:

王方平采藥此山,重子歌玉瀘山澗。雪,住宿方行……

由此引申一下,很多人都知道張飛是戰場上的常勝將軍,但對他的另一個身份——“書法家協會”資深會員卻知之甚少,我們在這裏略說一二。最早關於張飛書法的記載,見於南北朝時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劍錄》:“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朱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範疆殺之,將此刀入於吳。”這其中的《新亭侯刀銘》便是張飛加入“書法家協會”後撰寫的第一部作品。清代趙一清所撰的《稿本三國誌注補》中,引自《方輿紀要》上的話也說,八濛山“山下有勒石雲: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蓋張飛所親書也”。這個作品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真多山遊記》了。據考古發現,此碑刻共有二十二個字,用筆遒勁豐滿,結體敦實渾樸,氣勢凝重韌健,頗具大家之風。真不愧是堪比著名書法家鍾繇、皇象的“書法家協會”資深會員。

當時的情況如下:呂布派手下士兵帶著銀兩去河內買馬,買好後,士兵們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悠悠蕩蕩回營地,但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劉備的士兵,他們二話不說,連“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的劫道口號都懶得喊,直接將馬給搶了。呂布知道後,也二話不說,連通知信函都不發劉備一張,就派高順、張遼趕走了劉備。

這一段說的是呂布和劉備的分分合合,但如果你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如果不是暴脾氣的張飛和曹豹鬧不和也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當然,脾氣暴躁隻是一個方麵,張飛的戰術謀略才是毋庸置疑的強悍。

張飛曾駐守過巴西(中國地名),這並不完全是大哥劉備的指派,早就聽聞宕渠縣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張飛早有教訓前來侵犯百姓的張郃之意,劉備的任命是正中張飛下懷。而現在的狀態是:軍隊駐守已有五十餘日,糧草的耗時戰讓張飛沒占一絲一毫的便宜,眼看餘糧漸淺,他二話不說,招呼來幾個得力的手下,下了一道軍令。次日,萬餘名裝備精良的士兵攻進宕渠,俗語言“千兵能掩地,萬軍可遮天”,這些士兵與之前搶劫掠奪的張郃軍隊不同,他們既不縱火使毒,亦不攻擊平民,而是將矛頭指向了張郃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