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圖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一部分地圖根據需要,注釋的文字越來越詳細,漸漸形成了一種有圖有說的新體裁,這就是圖經。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圖經,是東漢的《巴郡圖經》。東漢的巴郡在今重慶市南的巴南區一帶。《巴郡圖經》的圖早已沒有了,隻保留了被晉代《華陽國誌》引述的一段文字。據《華陽國誌·巴誌》記載,巴郡太守但望在東漢永興二年(154)上疏說:“謹按《巴郡圖經》,境界南北四千,東西五千,周萬餘裏。屬縣十四,鹽鐵五官,各有丞史。戶四十六萬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萬五千五百三十五。遠縣去郡千二百至千五百裏,鄉亭去縣,或三四百,或及千裏……”但望認為巴郡麵積太大,管理非常困難,官吏休假探親,來回幾千裏,一年也回不來;發生了盜賊,捕盜的人要十天才能趕到出事地點,盜賊早已逃之夭夭。所以,他建議將巴郡分成兩個郡。從但望的語氣推想,“圖經”一定是中央政府很熟悉並且可以引以為據的官方資料。既然地處偏遠的巴郡有圖經,其他各郡想必也有。境界、屬縣、鹽鐵之類官員的設置、戶口的多少和道裏的遠近,都是當時圖經記載的重要內容。隻因它是由官吏編纂的,主要供政府參考,在社會上很少流傳,所以我們今天對它的了解隻有這一些。
以記述地方人物為主的著作稱為“郡書”。
先秦的典籍中雖然有許多生動的人物故事,卻並沒有人物傳記專書。實行郡縣製以後,地方官都由中央派遣,為了解決官吏的來源,必須有一套選拔人才的辦法。漢代主要采用“察舉製”,由地方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央推薦品德好或學問好的人,有“孝廉”、“賢良方正”、“秀才”(後來避劉秀名改稱“茂才”)、“明經”等名目。魏、晉、南北朝則實行“九品中正製”,在州郡設立大、小中正官。中正官由當地有“聲望”的人擔任。他們根據鄉黨的評論選拔優秀人才,將選出的人才按才能高低分為九品,上報中央,由吏部授予官職。這兩種辦法都是以輿論的“公議”為基礎的,這就推動了社會上評議人物的風氣,從而推動了傳記的發展。
從西漢末年開始,地方上的豪族勢力逐漸強盛起來,尤其到魏、晉、南北朝,形成了門閥製度。所謂“門閥”,就是曆代相傳的名門貴室。他們在地方上有權有勢,聲勢大,關係多,評論和推薦人物的大權都壟斷在他們手裏。這些世家大族為了不斷擴大本族的影響,鞏固本族在地方上的特權,競相編寫地方人物傳記,以標榜自己的門第高貴,誇耀本族的人才出眾,於是“郡書”風行一時。東漢光武帝劉秀做了皇帝以後,為了表彰他家鄉的人物,下令編纂《南陽風俗傳》,一般認為這是編寫郡書的開始。此後,如東漢有《陳留耆舊傳》、《巴蜀耆舊傳》等;三國時有《汝南先賢傳》、《會稽先賢傳》、《吳先賢傳》等;魏、晉時期有《益部耆舊傳》、《山陽耆舊傳》、《蜀後賢傳》、《會稽後賢傳》、《幽州古今人物誌》等。後世地方誌都用專卷記載一方人物的事跡,可以說是起源於此。唐代劉知幾曾批評當時郡書的通病是“矜其鄉賢,美其邦族”,炫耀本地、本族的人物,隻說好不說壞。這種風氣也對後世地方誌的人物誌有一定的影響。
地方史則是古代國別史的發展,以記述一個地區的曆史為主。現在知道的,如江蘇、浙江地區有東漢的《越絕書》及其後的《吳越春秋》;四川地區從西漢到晉代先後有10來種《蜀本紀》、《蜀王本紀》,還有東晉常璩(qú)的《華陽國誌》等。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史地雜述,大多已經失傳了,現在還可以知道書名的不過100多種。這百多種著作,涉及今天的18個省、區。其中記述四川的有《蜀記》、《蜀誌》等十幾種,僅晉人記述名城洛陽的就有《洛陽記》等六種,由此我們可以遙想當年此類著作的興旺景象。從整體來看,撰述者的筆已經涉及了地理和曆史、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這就為綜合性地方誌的出現作好了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