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坎坷、變革和新生的曆程(1)(3 / 3)

民國方誌用於記錄事實的手段更加豐富多樣。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頒布的《修誌事例概要》,就強調要盡量采用新技術。如“輿圖應由專門人員以最新科學方法製繪精印,訂列專冊,以裨實用”。“地方名勝、古跡、金石拓片,以及公家私家所藏各種古物,在曆史上有重要的價值者,均應攝製影片編入,以存真跡。”“誌書中應多列統計表”,等等。民國誌書廣泛采用測繪、照片及新式統計圖表。有的用鉛字排印,新式裝訂,使誌書麵目煥然一新。如《(民國)首都誌》中,列有62張表、75幀照片、52幅地圖,加上硬皮精裝,其準確、生動、美觀、實用,自是舊式誌書無法望其項背的。民國方誌多數采用淺近文言,加上新式標點,有的將方言用國際音標注音,以便於一般人閱讀。這些編製技術上的進步,也是近代科學文化發展的生動反映。

不過,必須指出,大多數民國方誌基本上還是沿襲舊誌的體例,隻是或多或少地插入一些諸如民政、教育、交通、實業之類的新類目,以適應近代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民國方誌中也包含著一些清朝遺老的作品,不用說它們是處處遵守封建舊誌的規範。更有極個別漢奸傀儡政府編的地方誌,如漢奸黃希文的《增修磁縣縣誌》(河北磁縣)之類,公然為日本侵略者張目,甚至露骨地宣揚侵略者的“理論”,這隻能給他的賣國求榮永遠打上恥辱的印記。

總的看來,民國時期的地方誌,就像當時的整個中國一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少數有識之士已經衝出封建舊誌的藩籬,正在山重水複之間探索,尋找著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二、方興未艾的新中國修誌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古老的地方誌和古老的中國一起,重新煥發出青春。

當年,在烽煙滾滾的抗日戰爭年代,在革命聖地延安,中國共產黨中央曾在1941年8月1日頒布的《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中指出:“係統的周密的社會調查是決定政策的基礎。”《決定》將地方誌列為調查研究的基本材料之一,要求“收集縣誌、府誌、省誌、家譜,加以研究”。不過,盡管對地方誌的價值早已有充分的認識,那時候在戎馬倥傯之中,不可能大規模地組織編寫新方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編修新誌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

1956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將編寫新方誌列為《二十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方案》的20個重點項目之一,隨即組成國家地方誌小組領導這項工作,掀起了新中國的第一次修誌高潮。到1960年為止,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500多個縣開展了修誌。這第一批新方誌多數是未定稿,正式出版的隻有湖北的浠水、鹹寧、孝感、漢川、廣濟、應城等縣的簡誌和河北的《懷來新誌》,貴州的《水城縣誌》、《鎮寧新誌》等少數幾種。省誌則隻出版了《湖南省誌》的《大事記》兩卷、《地理誌》一卷。

經過“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國家和人民再次痛切地體驗了一個真理:建設中國,先要認識中國。1977年,山西省壽陽縣率先成立了縣誌編纂委員會。1978年,湖南省決定恢複省誌的編纂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麵掀起了新中國的第二次修誌高潮。1981年中國地方史誌協會成立。1983年恢複了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1985年公布了《新編地方誌工作暫行規定》,規定了新方誌的體例和有關組織領導的事宜。一時間如同風起雲湧,各省、市、縣普遍建立起修誌機構。計劃到20世紀末,除完成各省及直轄市的誌書外,還要完成3782部縣、市誌。經過年複一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已進入新方誌的豐收期,每年都有數百部新誌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