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到底該怎麼辦5(1 / 2)

第一章一個關於房子的幸福傳說 有房子就幸福嗎?

有這樣一則笑話——

蜜蜂狂追蝴蝶小姐,蝴蝶卻嫁給了蝸牛。

蜜蜂很是不解:“它哪比我好啊?”

蝴蝶說:“人家蝸牛好歹有自己的房子,哪像你,老是住在集體宿舍裏!”

這是一則苦澀的笑話,但它卻告訴我們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命題: 擁有房子就是擁有幸福。事實上,人類自從走出穴居之後,房子就是我們的必需品。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房子是家庭的港灣,當我們疲憊的時候,房子就是我們心靈的寄托地;房子就像一個拴馬樁,它固定在哪裏,人們的心就指向哪裏;房子能滿足我們休閑、交際等多層麵的需要。

黑格爾說,尊嚴就是人身上那些無法交換的東西。房子能夠賦予年輕人尊嚴,它就如同雄孔雀那個華而不實的大尾巴、雄馬鹿腦袋上那對超大鹿角。房子在今天這個消費社會裏被賦予了財富和地位的象征,也已經成為現代人社會地位和財富評判的標尺。

經濟學家用他們慣用的語言進行了這樣的解釋,人們熱衷於買房子,是因為房產具備良好的抵禦通貨膨脹的能力,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轉型期社會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投資房產恰恰能為居民提供安全感。現階段社會中,保障製度的缺失、職業的不穩定、投資手段的缺乏、政策環境的變幻莫測,都能讓人們產生對未來的恐懼感,因此人們寄希望於房產投資而獲得安全感。

那麼,擁有房子就真的擁有了安全感嗎?事實上,城市帶給人們的苦惱並不是今天才有的,而“蝸居”、“房奴”也不是我們今天的發明。清代的宣鼎曾經在《夜雨秋燈錄三集·記李三三逸事》中寫過這樣的詩句:“惟是長安居大不易,乃知囊中錢空,始覺舊遊如夢。”

關於買房給中國人帶來的壓力,電視劇《蝸居》中有這樣一段經典台詞:

我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兒園1500,人情往來600,交通費580,物業管理300~400,手機電話費……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進賬400,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

通常,房奴是指那些不堪房價重負,以個人居住為目的,為買房、供房不得不犧牲生活質量,迫不得已為“房”所“奴役”的個體購房者。對“按揭”一詞也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大概是說房價較高,購房者無力一次性付清,隻好按揭貸款,於是就被10年、20年地“按”住,一層層地“揭”。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在深圳對部分20~35歲的購房青年進行了問卷調查,這份名為《城市差異對青年購房者幸福感的影響》的調查報告顯示,90%的深圳購房青年認為自己屬於中等收入階層(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購房後自己就成為了無產階層:

在生活狀況方麵,深圳826%的人在購房後去飯店吃飯的頻率減少,76%的女性買衣服的開支明顯縮減、逛街的次數減少,692%的人高檔休閑次數減少、旅遊次數減少且持續時間變短,旅遊地點也以就近為主。

在家庭狀況、代際關係方麵,74%的人因父母出錢支持自己購房而非常愧疚,45%的人購房後明顯減少在父母麵前盡孝(買東西給父母);在夫妻關係方麵,70%的人購房後夫妻關係惡化,雙方的脾氣變差,爭吵較頻繁。

在工作與社交狀況方麵,86%的深圳購房青年認為購房後工作的重要性明顯增強,63%的人與朋友聚會的頻率減少,85%的人認為購房後的經濟壓力使個人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限製。當然,也有253%的職場人認為“房子讓自己在這個城市奮鬥更有安全感”,或許房子也可以“逼迫”年輕人不斷奮進。89%的深圳購房青年認為購房後自己或家庭的壓力明顯增大,其中75%的已婚夫婦5年內沒有生育小孩的打算。僅有15%的深圳購房青年認為購房後比以前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