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證實了人們的普遍感受。以北京為例,由北京工業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10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顯示,2008年北京城鎮居民戶均可支配收入64萬元,按照2007年13940元/平方米的平均房價計算,購買一套普通商品房要花掉一個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說,從戶均收入來看,估計北京居民買一套房需要25年。
談及房價收入比,當代行為金融學主要創始人羅伯特·希勒曾經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深圳、上海以及其他中國主要的城市買房,房子的價格實際上是數倍於他們的年收入的。我們在加州用電腦分析房價和收入比,看到的數字是8倍和10倍,我們就覺得太高了,而深圳房價和收入比接近36倍,我感到擔憂。
買房本來是一種消費,可是對於中國的普通家庭而言,人們為了買房,不僅要花光所有的積蓄,而且為了還房貸還要承受沉重的負擔,自己倒成了房子的“奴隸”。
因此,為了擺脫房子的魔咒,需要改變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我們必須重新習慣這樣的思維模式: 房子,並不能代表我們生活的全部幸福。三毛說過的一句話值得我們自省: 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的傷心失望!
事實上,很多人正是因為成了房奴,沉重的壓力使生活變得支離破碎。因此,有了房子也未必就擁有了幸福。幸福的關鍵還是看你如何對待生活,但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成為自己工具的工具。蝸牛爬得如此慢、費力和辛苦,就是因為它要馱著自己的房子過一輩子,它要為那個殼終生服役。
在多數人的記憶深處,筒子樓、大雜院、三代同居一室是孩提時代的記憶,可是今天,被高樓大廈包裹著的我們卻沒有了過去的那種寧靜與祥和。我們父輩覺得奢侈的東西,在我們這一代眼中已經成了必需品,這就是進步,而我們也必須要為這樣的進步付出代價——成為房奴,這是這個時代造就的一個特殊群體。
在《2007中國年度散文》中曾經收錄過這樣一段對如何看待房子極為恰當的描述,值得我們深思:
人不能背著房子走路,那樣會把魂丟了的。真的要住,那就回家在自家地裏建房,砌一座真正的房子,不是那種別墅,而是老家最普通的那種,連天接地,坐北朝南,有雞飛狗跳,有春夏秋冬,那才是真正的房子。
現在人們住的隻能勉強叫房,根本不能叫屋,更不配叫宅。“屋”是四壁完整、基頂俱全的一個獨立係統;而“宅”是有院落的,屋前屋後,有樹有景,那是個生動豐富的係統。現在的房子,誇張地說充其量是一個“位”,如同公共汽車上的一個座……
人不能給自己造一座山。房子源於山水草木,乃大自然賜予人的禮物,可它何時變成人身上的一座山了呢?人對房子何以變得敵視?
我們何以變成自己工具的工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