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營造尺庫平製與米製並用的北洋軍閥時期(1 / 1)

第十五章近代對度量衡的改革及米製的推行第二節營造尺庫平製與米製並用的北洋軍閥時期隨著清政府的被推翻,度量衡的改革也進入到一個新時期。從國際形勢來看,自1795年法國政府頒布米製為標準後,世界上采用米製的國家日益增多。1935年3月1日,法國政府召集了“米製外交會議”,20多個國家派出了政府代表與科學家出席會議,正式簽署了“米製公約”。國內形勢是,鴉片戰爭後,我國度量衡無一準則,製度混亂。民國初立,正是徹底改革的極好時機。工商部經反複討論,均認為適應世界潮流,直接采用米製,既可統一全國混亂的製度,又可消除對外貿易的障礙,並擬在10年內將米製推行全國。後因考慮到公尺過長,公斤過重,完全廢除營造尺、庫平製,直接采用米製,恐與民情習俗不合而不易接受,故仿效美、英等國的辦法,本國度量衡製與米製兼用,確定營造尺庫平製和米製並用。1915年,北洋政府頒布了《權度法》,明確了米製與營造尺庫平製的比例和折合關係。並設立了權度製造所和檢定所,力爭推行新法。然而由於當時政局不穩,號令不行,計劃不周,經費不足等原因,新製實際上未能在全國推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