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園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內容,具有廣泛的包容性,這主要表現在與其他傳統文化品種千絲萬縷的關係之中。
即使我們不去尋找那些園名景名的文學根據,就從字麵上直觀理解,那文學氣息也是非常濃厚的。在皇家園林中,就更顯得突出。承德避暑山莊有康熙皇帝構造的三十六景,景名都是四字組成,而後來乾隆構造的三十六景,景名都是三字組成。其中四字組成的,如芝徑雲堤、水芳岩秀、萬壑鬆風、梨花伴月、雲帆月舫、雲容水態;三字組成的如采菱渡、滄浪嶼、一片雲、萍香沜〔pan判〕、罨〔yan眼〕畫窗、千尺雪、臨芳墅、湧翠岩,都是具有文采的好景名。這種以三字或四字為規範的係列景名,又不拘於皇家園林。在風景園林、私家園林中都有十景、八景的說法,像杭州西湖有三潭印月、柳浪聞鶯、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蘇堤春曉、花港觀魚等十景;瘦西湖有四橋煙雨、白塔晴雲、梅嶺春深、長堤春柳、卷石洞天、水雲勝概等二十四景,取名都刻意追求典麗雅致的文字效果。這些名稱,有的立碑刻石,有的雕造匾額,標示在景區內。
從這副對聯看來,已將寫景推到了陪襯的位置。上述的幾副對聯都是園林勝景內的文學內容。有一副對聯,不但是長聯中最長的,而且因為它的知名度,把景物的知名度也提高了。這便是昆明滇池邊上大觀樓的長聯,寫景、詠史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全聯如下:
園林中優美的、意境深邃的、趣味盎然的、繪形繪色的園名和景區名稱,多是受到了古典文學的啟迪而擬定的。蘇州的殘粒園,是源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句“紅豆啄殘鸚鵡粒”。不去分析它更多的涵義,隻說這個園子的小,也是很傳神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何園的正式園名為“寄嘯山莊”,寄嘯二字來源於古典文學名篇陶潛的《歸去來辭》,這是園主人借以表明歸隱的心誌。在園中我們如果背起“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的名句,會對何園的造園背景有深一層的體會。差不多相當部分的園名都來源於文學名篇。在景區和建築物名稱上,這種情況就更為普遍。如滄浪亭是取《孟子》裏引用的古代兒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纓是指古代帽子上的帶子,這意思是說,潔淨的水可用來洗滌帽子,汙濁的水,隻能洗腳了。園主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由於做官失意,閑居蘇州,建造了這座亭子,取名滄浪,無疑是表明自己的潔身自好,並用以警策自己。至今,在我們遊覽滄浪亭的時候,抬頭讀著壁間石刻的蘇舜欽《滄浪亭記》,俯首看著繞園而過的清澈水流,會對園內的景物,有更為深刻的感受。我們經常用曆史人文景觀來劃分出一類遊覽景點名勝,這種景觀的涵義,可能就在這些地方表現出來。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憑欄向遠,喜茫茫波浪無邊,看東廂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蠏嶼螺洲梳裹就鳳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在字裏行間,已不隻是景色的描寫了。這種情景交融的對聯,往往要表達出作者的愛憎,涉及到對曆史事件、曆史人物的評價,表達出作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廣州荔枝灣陳園有一副長聯:
湖南嶽陽的嶽陽樓,是風景園林中的一座曆史名樓。《嶽陽樓記》的作者範仲淹,他在文中記敘了嶽陽樓的興廢,描繪了嶽陽樓的自然景色變幻,最後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中有一座仿照嶽陽樓的建築,它的外形,並不像嶽陽樓,但是它的取名,卻來源於《嶽陽樓記》中的“春和景明,波瀾不興,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句子,叫做景明樓。用意也在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立論。
從這一副長聯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園林的文化內涵是相當深厚的。凡是登臨大觀樓的遊人都要讀一讀這一副聯句,再憑欄向遠,那500裏滇池景色所激蕩起的情境,該是令人難以忘懷的。
說到這裏,還要提起古典文學與園林的另一種結合形式,那就是以園林名勝為主題的散文詩歌作品。如《阿房宮賦》、《醉翁亭記》、《喜雨亭記》、《滄浪亭記》、《嶽陽樓記》等,它們都是古典文學寶庫中膾炙人口、傳之千古的名篇。詩歌作品,更是不勝枚舉。這些文學作品,有著更為豐富的內容和涵義,在以園林為題材的思想內容方麵,也有著更多的延伸,把園林和政治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聯係到一起。
它不僅繪色,而且繪聲。這種繪聲繪色的手法的對聯很多,但園林中最多的還是以景抒情的對聯,如南京莫愁湖的得名,源於一個名叫莫愁的遠嫁女子投湖自盡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南朝樂府《莫愁樂》,在莫愁湖題詠的文人很多,其中一副對聯是:
還有一些景物名稱,立意新穎,更給人深刻印象,如樓台取作“夕陽紅半樓”,簡直是用油畫的表現方法,把景描繪出來了。軒名取作“與誰同坐軒”這是拙政園西部臨水彎轉處的一個平麵作摺扇形的小室,內設有石桌石凳,如果一人在軒中小坐,會使你想起不能同來遊覽的知心朋友。這種聯想,隻憑周圍的環境是產生不了的,隻有在讀了懸掛在軒內的橫匾後,這種感情才能油然而生。話也得說回來,隻憑這塊匾,沒有四周的美景也不會觸動情思的。園林通過各種文字手段所創造的文學氣氛,仿佛是一種添加劑,引導遊人,深化園林的欣賞層次。當匾額還嫌不足的時候,楹聯是最好的補充。園林中的楹聯豐富多彩,那些與匾額相配套的抱柱聯,往往不止一副。有寫園景的,有對景抒情的,多數要引經據典,述古道今,比起隻幾個字的景物名稱來,篇幅要大得多,為文人墨客提供了馳聘文思、舒展才氣的廣闊天地。要把古代園林中楹聯佳作在這裏都介紹出來,是不可能的,這裏隻舉很少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