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如李愬所料,淮西叛軍自從連敗高霞寓和袁滋之後,心氣變得越來越高,聽說李愬原本隻是太子詹事,心裏已經低看李愬一眼,又聽說李愬平易近人和顏悅色,打心眼裏更看不起李愬,行軍打仗的都是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如此文弱一書生能成什麼事呢?
就在淮西叛軍被李愬偽裝所迷惑時,李愬已經在心中有了一個大膽設想:奇襲蔡州!
李愬整理了兩年來淮西戰場的戰報,他發現,討伐淮西叛軍的將領在淮西戰場取得的都是零星小勝,從來沒有根本性的大勝,而且討伐部隊分屬各個戰區,雖然有將領在名義上督導,卻根本無法形成合力,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再過幾年,淮西戰場的戰火也不會熄滅,蔡州也不會被攻克。
最有效的、最致命的還是奇襲蔡州,生擒吳元濟。
名將之後,乃父遺風。
李愬給李純上了奏疏,請求增兵,李純下詔,命昭義、河中、鄜坊三戰區各撥兩千步兵騎兵到李愬帳下聽命。
元和十二年二月七日,矢誌奇襲蔡州的李愬有了一個意外之喜。
這天,李愬派人照常巡邏,沒想到這次巡邏,唐軍與吳元濟的搜索糾察官丁士良遭遇,唐軍小分隊發動攻擊,將丁士良五花大綁帶回大營。
丁士良被俘,一下捅了馬蜂窩,過去幾年,身為吳元濟驍將的他經常進入唐軍轄區劫掠,吃過他虧的士兵不在少數,眼看丁士良落入本方陣營,將士們紛紛要求,將丁士良刳心,以解心頭之恨。
新官上任,李愬不想掃大家的興,命人帶上丁士良,做最後審問。
李愬麵色凝重,言語犀利,丁士良死到臨頭,卻麵不改色,對答如流。
李愬一瞬間變了主意,此人絕非泛泛之輩,不能一殺了之。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愬這一瞬間改變主意是正確的,如果一念之差殺了丁士良,恐怕就沒有後來的雪夜入蔡州了。
李愬歎了一聲,“真丈夫也!”
鬆綁!
丁士良本已抱定必死之心,沒想到李愬居然給自己鬆了綁,頓時也變了主意。
丁士良對李愬說道:“我本非淮西人,貞元年間我是安州人,與淮西吳氏作戰被俘,本來必死無疑,吳氏卻釋放了我,並委以重用,吳氏讓我活命,我因此為吳氏父子效力。昨天我被李公屬下擒獲,也是必死無疑。今天李公放我一條生路,我當以死相報。”
驚喜,天大的驚喜!
大喜過望的李愬忙叫人歸還丁士良的衣服和器械,並委任丁士良為搜索官。
好,奇襲蔡州有眉目了!
幾天後,丁士良開始發揮作用,他要幫李愬拿下文城柵。
文城柵位於高霞寓兵敗之地——鐵城,由吳元濟帳下猛將吳秀琳率領三千兵馬駐守,吳秀琳是吳元濟的左臂,勇猛異常,唐軍將士與之對陣,從來不敢接近。
李愬上任以來就想拔下文城柵,但唐軍低落的士氣,讓李愬不敢輕易言戰。
的確如李愬所料,淮西叛軍自從連敗高霞寓和袁滋之後,心氣變得越來越高,聽說李愬原本隻是太子詹事,心裏已經低看李愬一眼,又聽說李愬平易近人和顏悅色,打心眼裏更看不起李愬,行軍打仗的都是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如此文弱一書生能成什麼事呢?
就在淮西叛軍被李愬偽裝所迷惑時,李愬已經在心中有了一個大膽設想:奇襲蔡州!
李愬整理了兩年來淮西戰場的戰報,他發現,討伐淮西叛軍的將領在淮西戰場取得的都是零星小勝,從來沒有根本性的大勝,而且討伐部隊分屬各個戰區,雖然有將領在名義上督導,卻根本無法形成合力,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再過幾年,淮西戰場的戰火也不會熄滅,蔡州也不會被攻克。
最有效的、最致命的還是奇襲蔡州,生擒吳元濟。
名將之後,乃父遺風。
李愬給李純上了奏疏,請求增兵,李純下詔,命昭義、河中、鄜坊三戰區各撥兩千步兵騎兵到李愬帳下聽命。
元和十二年二月七日,矢誌奇襲蔡州的李愬有了一個意外之喜。
這天,李愬派人照常巡邏,沒想到這次巡邏,唐軍與吳元濟的搜索糾察官丁士良遭遇,唐軍小分隊發動攻擊,將丁士良五花大綁帶回大營。
丁士良被俘,一下捅了馬蜂窩,過去幾年,身為吳元濟驍將的他經常進入唐軍轄區劫掠,吃過他虧的士兵不在少數,眼看丁士良落入本方陣營,將士們紛紛要求,將丁士良刳心,以解心頭之恨。
新官上任,李愬不想掃大家的興,命人帶上丁士良,做最後審問。
李愬麵色凝重,言語犀利,丁士良死到臨頭,卻麵不改色,對答如流。
李愬一瞬間變了主意,此人絕非泛泛之輩,不能一殺了之。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愬這一瞬間改變主意是正確的,如果一念之差殺了丁士良,恐怕就沒有後來的雪夜入蔡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