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歎了一聲,“真丈夫也!”
鬆綁!
丁士良本已抱定必死之心,沒想到李愬居然給自己鬆了綁,頓時也變了主意。
丁士良對李愬說道:“我本非淮西人,貞元年間我是安州人,與淮西吳氏作戰被俘,本來必死無疑,吳氏卻釋放了我,並委以重用,吳氏讓我活命,我因此為吳氏父子效力。昨天我被李公屬下擒獲,也是必死無疑。今天李公放我一條生路,我當以死相報。”
驚喜,天大的驚喜!
大喜過望的李愬忙叫人歸還丁士良的衣服和器械,並委任丁士良為搜索官。
好,奇襲蔡州有眉目了!
幾天後,丁士良開始發揮作用,他要幫李愬拿下文城柵。
文城柵位於高霞寓兵敗之地——鐵城,由吳元濟帳下猛將吳秀琳率領三千兵馬駐守,吳秀琳是吳元濟的左臂,勇猛異常,唐軍將士與之對陣,從來不敢接近。
李愬上任以來就想拔下文城柵,但唐軍低落的士氣,讓李愬不敢輕易言戰。
丁士良分析道:“吳秀琳主要靠一個叫陳光洽的人出謀劃策,如果陳光洽被擒獲,吳秀琳無人出謀劃策自然會舉城投降。至於陳光洽,他好勇輕佻,喜歡出營挑戰,我一定為李公先把這人生擒!”
二月十八日,丁士良說到做到,打馬回營之後將俘虜往地上一摔,眾人一看,果然是陳光洽!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丁士良所料,無計可施的吳秀琳等不來援軍,也無人出謀劃策,隻能寫信向李愬投降。
三月二十八日,李愬派遣唐州刺史李進誠率領八千將士前往文城柵受降,文城柵城下,李進誠受到了吳秀琳的熱烈歡迎,雨點般密集的弓箭和石頭向李進誠和八千將士身上招呼。
李進誠派人回報:叛軍假裝投降,不可信用!
李愬回應道:“這是等我親自前往呢!”
李愬打馬來到城下,自報姓名,吳秀琳果然命令士兵放下武器向李愬投降。吳秀琳自己跪倒李愬馬下,表示屈服,李愬下馬,輕拍吳秀琳後背,以示安撫。
安撫完吳秀琳,李愬又將吳秀琳部將李憲叫到麵前,早聽說此人有勇有謀,留到帳下必然能派上用場。李愬說道:“以後你改名吧,就叫李忠義!”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一心想收複淮西的李愬接二連三遭遇好運氣,先是收獲了丁士良,接下來收獲了吳秀琳,而吳秀琳也有見麵禮送給李愬。
吳秀琳的見麵禮叫李祐,淮西騎兵將領,有謀略,據守在興橋柵。
吳秀琳對李愬說道:“李公想奇襲蔡州,非得李祐不可,我吳秀琳有心助公,可我沒有李祐那能力。”
李愬將李祐記在了心裏,叫過手下,給李祐挖了一個坑:你率領三百騎兵埋伏在樹林中,另外派人在前麵搖動旗幟,做出要焚燒麥田的樣子,李祐向來瞧不起朝廷的部隊,一定會前來驅趕,到時你們發動埋伏,一定可以把他擒獲。
手下依計前往,果然將李祐手到擒來。
李祐的到來再一次捅了馬蜂窩,此前死在李祐手下的唐軍將士不在少數,如今李祐成了階下囚,自然要殺之而後快。
別人不知道李祐的價值,李愬心知肚明。
李愬頂住眾人壓力,當眾為李祐鬆綁,以賓客之禮相待。
為了奇襲蔡州,李愬經常找李祐商談,一談就是大半夜,至於兩人談了些什麼,旁人無從知曉。
李愬待李祐越來越好,軍中士兵的反應也越來越大,一方麵,李祐與很多士兵有血海深仇,另一方麵,這樣一個叛軍將領長期身處唐軍大營,會不會是一個無間道呢?
不利於李愬的流言越來越多,有人說,李祐是吳元濟的內應,消息來源很可怕,是被俘的淮西間諜親口承認的。
從小在父親身邊長大,李愬知道流言殺人,一旦這些流言傳到皇帝的耳朵裏,自己將如何自救呢?
深夜,李愬拉著李祐的手,流淚說道:“難道上天不想讓我討平吳元濟這個叛賊!你我二人相知如此之深,卻堵不住眾人之口!”
李愬思慮再三,準備唱一出戲,隻有這出戲唱好了,才能打好李祐這張牌。
第二天一早,李愬對眾人說:“既然諸位都認為李祐可疑,那我就送到長安,讓皇上處死他!”
眾人長出了一口氣,這還差不多。
李愬催促士卒押送囚車上路,他的心中開始打鼓。
在送李祐去長安前,李愬提前寫好一道奏疏,最後寫道:若殺祐,則無以成功。
李純看罷,欣然同意與李愬合演這出雙簧,李祐到長安走了一圈又回來了,這樣一來李祐徹底安全了,皇帝都不喊殺,誰又能繼續喊殺。
李愬理直氣壯地將李祐委任為六院兵馬使,屬下三千衛隊統統交給李祐統管。
奇襲蔡州還差點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