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奇襲蔡州(1 / 3)

院外聲音混雜,“常侍傳語”傳過之後,應者有近萬人,而且都不是蔡州本地口音。

吳元濟這才意識到危險真的已經來了,“什麼常侍,能到蔡州?”吳元濟率領左右登上牙城,做最後掙紮。

吳元濟一邊垂死掙紮,一邊期盼援軍,他所倚重的大將董重質率領一萬餘精兵在洄曲駐紮,離蔡州並不遠,如果董重質率軍回援,隻有9000人的李愬將麵臨險境,一旦與董重質陷入纏鬥,淮西士兵紛紛回援蔡州,後果將不堪設想。

董重質來了,一人一馬,身後並沒有一萬精兵。

董重質不為回援而來,而是專程回來向李愬投降,之前他接到兒子送去的信,李愬已經攻入蔡州,到董重質家進行了家訪,而且留下了厚禮。

在淮西經營多年,董重質心如明鏡,如果李愬不奇襲蔡州,淮西還能堅持數年,如今李愬突襲成功,淮西人心已散,即便自己率軍回援,其他地方的士兵恐怕不會如約而至。再說,全家老小都已落入李愬手中,真要拿一家老小的性命開玩笑嗎?

董重質下定決心,不再做無謂反抗,隻身一人回蔡州向李愬投降。

牙城上的吳元濟還在垂死掙紮,留給他的時間越來越少。

李愬命李進誠開始攻城,李進誠攻破外門,突入吳元濟的軍械庫,取出武器和鎧甲。

一天後,李進誠繼續攻城,放火焚燒牙城的南門,蔡州百姓紛紛相助,爭相扛著柴火扔到南門外,李進誠的士兵將弓箭射向牙城上,城上箭支林立,宛如一隻碩大的刺蝟。

中午時分,南門燒壞,吳元濟最後的屏障消失了。

走投無路的吳元濟在城上宣布投降,李進誠命人取來梯子,將吳元濟接下來,等待吳元濟的將是一刀兩斷的結局。

李愬策馬進入蔡州城,自吳元濟以下,不殺一人,凡吳元濟官吏、帳下、廚廄之卒,皆複其職,一切照舊。安排妥當,李愬撥馬出城,率軍在球場紮營,等待宰相裴度入城。

十月二十五日,宰相裴度豎起彰義戰區大旗,率領投降的一萬餘人叛軍士兵從郾城南下進入蔡州。彰義戰區設立已經有年頭了,以前隻是虛設,如今蔡州重回朝廷懷抱,彰義戰區總算有名有實了。

蔡州城外,李愬全副武裝,身佩弓囊箭袋,跪在路旁迎接。裴度遠遠一看,心覺不妥,李愬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卻又行出這般隆重軍禮,自己恐怕受之有愧,還是避開為妙。

裴度正想避開,李愬的人來到裴度麵前,“淮西人一向冥頑不靈,數十年不知上下之分,希望您借這個機會,給他們上一課,讓他們知道朝廷的尊貴。”

哦,軍禮原來還有這個目的,也罷,那就一起給淮西人上一課。

進入蔡州城,裴度開始以彰義節度使身份辦公,給他擔任警衛的不是原來的士兵,而是淮西原有的官兵。很多人為裴度捏一把汗,提醒道:“淮西圖謀不軌的人還有很多,公不得不防!”

院外聲音混雜,“常侍傳語”傳過之後,應者有近萬人,而且都不是蔡州本地口音。

吳元濟這才意識到危險真的已經來了,“什麼常侍,能到蔡州?”吳元濟率領左右登上牙城,做最後掙紮。

吳元濟一邊垂死掙紮,一邊期盼援軍,他所倚重的大將董重質率領一萬餘精兵在洄曲駐紮,離蔡州並不遠,如果董重質率軍回援,隻有9000人的李愬將麵臨險境,一旦與董重質陷入纏鬥,淮西士兵紛紛回援蔡州,後果將不堪設想。

董重質來了,一人一馬,身後並沒有一萬精兵。

董重質不為回援而來,而是專程回來向李愬投降,之前他接到兒子送去的信,李愬已經攻入蔡州,到董重質家進行了家訪,而且留下了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