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西經營多年,董重質心如明鏡,如果李愬不奇襲蔡州,淮西還能堅持數年,如今李愬突襲成功,淮西人心已散,即便自己率軍回援,其他地方的士兵恐怕不會如約而至。再說,全家老小都已落入李愬手中,真要拿一家老小的性命開玩笑嗎?
董重質下定決心,不再做無謂反抗,隻身一人回蔡州向李愬投降。
牙城上的吳元濟還在垂死掙紮,留給他的時間越來越少。
李愬命李進誠開始攻城,李進誠攻破外門,突入吳元濟的軍械庫,取出武器和鎧甲。
一天後,李進誠繼續攻城,放火焚燒牙城的南門,蔡州百姓紛紛相助,爭相扛著柴火扔到南門外,李進誠的士兵將弓箭射向牙城上,城上箭支林立,宛如一隻碩大的刺蝟。
中午時分,南門燒壞,吳元濟最後的屏障消失了。
走投無路的吳元濟在城上宣布投降,李進誠命人取來梯子,將吳元濟接下來,等待吳元濟的將是一刀兩斷的結局。
李愬策馬進入蔡州城,自吳元濟以下,不殺一人,凡吳元濟官吏、帳下、廚廄之卒,皆複其職,一切照舊。安排妥當,李愬撥馬出城,率軍在球場紮營,等待宰相裴度入城。
十月二十五日,宰相裴度豎起彰義戰區大旗,率領投降的一萬餘人叛軍士兵從郾城南下進入蔡州。彰義戰區設立已經有年頭了,以前隻是虛設,如今蔡州重回朝廷懷抱,彰義戰區總算有名有實了。
蔡州城外,李愬全副武裝,身佩弓囊箭袋,跪在路旁迎接。裴度遠遠一看,心覺不妥,李愬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卻又行出這般隆重軍禮,自己恐怕受之有愧,還是避開為妙。
裴度正想避開,李愬的人來到裴度麵前,“淮西人一向冥頑不靈,數十年不知上下之分,希望您借這個機會,給他們上一課,讓他們知道朝廷的尊貴。”
哦,軍禮原來還有這個目的,也罷,那就一起給淮西人上一課。
進入蔡州城,裴度開始以彰義節度使身份辦公,給他擔任警衛的不是原來的士兵,而是淮西原有的官兵。很多人為裴度捏一把汗,提醒道:“淮西圖謀不軌的人還有很多,公不得不防!”
裴度嗬嗬笑道:“我是彰義節度使,淮西叛亂的首惡已經被拿下,剩下的都是我的屬民,有什麼好懷疑的。”
一句話可以壞事,一句話同樣也可以成事,裴度用自己無畏無私的胸懷說出這樣暖人心的話語,一下子就讓淮西百姓的心找到了歸屬。
真應了三國時馬謖的那句話——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有李愬的奇襲,有裴度的安撫,往年鐵板一塊的蔡州迅速融化,重回久違的朝廷懷抱。
率軍回到文城柵的李愬沒有閑著,手下諸將心中有太多謎團等著他去化解,為什麼朝廷數萬大軍兩年多都沒有拿下蔡州,為什麼你到任不到一年就馬到功成呢?
諸將問道:“公起先在朗山失敗卻不憂,後來在吳房取得勝利卻不趁機攻取,冒著大雪行軍卻不停止,孤軍深入蔡州卻不懼,最後卻取得成功,我們都不明白是為什麼,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們其中的緣由?”
李愬對曰:“朗山失利,叛軍就會輕視我們進而不會加強戒備;吳房獲勝後沒有趁機攻取,是因為如果攻取他們的殘部會逃回蔡州固守,我們將來攻打會有難度,因此留著吳房讓他們分散兵力;風雪陰暗夜裏行軍,叛軍告急的烽火無法傳遞,他們就不知道我們來了;孤軍深入人人都知道必須置於死地而後生,戰鬥力自然會成倍提升。眼光長遠者不會管眼前的一點小事,想成大事者不會貪圖近處的一點小利,如果小勝就沾沾自喜,小敗就憂慮沮喪,那是自己困擾自己,怎麼可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