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宗做出承諾,願意送兩個兒子到長安當人質,呈現德州、棣州,向朝廷繳納捐稅,請朝廷向成德派遣官吏,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成德已經順服,願意接受朝廷的直接統治。
承諾呈報到李純那裏,李純卻不想批準,淮西吳元濟已經伏法,成德王承宗也該步他後塵吧,就想這麼投降,沒那麼容易。
田弘正的第一次奏報被駁回,第二次、第三次接踵而至。
李純歎了口氣,他可以不給王承宗麵子,但不能不給田弘正麵子,田弘正可是朝廷樹立的典型,他的麵子不能不給。
元和十三年四月一日,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派出使節,護送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的兒子王知信、王知感以及德州、棣州兩州地圖和印信前往長安,這意味著曾經桀驁不馴的成德王承宗正式歸附朝廷。
與此同時,盧龍戰區也沒有閑著,大將譚忠正在做節度使劉總的工作,“自元和以來,劉辟、李錡、田季安、盧從史、吳元濟,個個兵強馬壯,盤踞山河險要,自以為根深蒂固,天下之大對他們都無可奈何。然而轉瞬之間,身死家滅,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突然就遭遇那樣的結局,這其實不是人力所為,而是天誅。當今天子英明神武,深思熟慮,節衣縮食,以供戰士,他心裏每分每秒都在想著江山一統。如今朝廷大軍虎視眈眈,成德已經向朝廷呈獻了兩州十二個縣城,譚忠我為劉公深深憂慮啊!”
劉總沉思片刻,“聽到你的分析,我決心已下,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自此以後,盧龍不再跋扈,也向朝廷表示了順服。
剩下的,就是無比刺眼的鴕鳥李師道了。
嚴格說來,李師道並非沒有行動,早在幾個月前,他也有過行動,在幕僚的勸說下,李師道上奏李純,願意讓長子到長安擔任皇家侍衛,同時向朝廷呈獻沂州、密州、海州三州地圖。
李純接到奏疏,表示同意,淮西戰事已經打的國庫空虛,能不打仗還是不打仗了,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吧。
如果一切到此為止,李師道的餘生可以在平盧當一隻幸福的鴕鳥。
可惜,奏章一來一往之後,李師道的家中橫生枝節。
妻子魏氏不想讓兒子當人質,更不想讓丈夫白白呈獻三州土地。
魏氏聯合蒲氏、袁氏一起勸說李師道:“自從祖上以來,我們辛辛苦苦才有了十二個州,為何平白無故向朝廷呈獻三個州呢?如今平盧境內士兵有幾十萬,就算我們不呈獻三州,朝廷也不過是發兵攻打。到那時,如果打不過,再呈獻三州也不遲!”
俗語有雲,女人頭發長,見識短,這句話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女人,不足為信。不過具體到魏氏、蒲氏、袁氏,確實可以稱作頭發長見識短,外邊的世界變了,外邊的時代也變了,皇帝不再是那個得過且過的苟安皇帝李適,而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李純。拿對付李適的方法對付李純,是為刻舟求劍。
王承宗做出承諾,願意送兩個兒子到長安當人質,呈現德州、棣州,向朝廷繳納捐稅,請朝廷向成德派遣官吏,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成德已經順服,願意接受朝廷的直接統治。
承諾呈報到李純那裏,李純卻不想批準,淮西吳元濟已經伏法,成德王承宗也該步他後塵吧,就想這麼投降,沒那麼容易。
田弘正的第一次奏報被駁回,第二次、第三次接踵而至。
李純歎了口氣,他可以不給王承宗麵子,但不能不給田弘正麵子,田弘正可是朝廷樹立的典型,他的麵子不能不給。
元和十三年四月一日,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派出使節,護送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的兒子王知信、王知感以及德州、棣州兩州地圖和印信前往長安,這意味著曾經桀驁不馴的成德王承宗正式歸附朝廷。
與此同時,盧龍戰區也沒有閑著,大將譚忠正在做節度使劉總的工作,“自元和以來,劉辟、李錡、田季安、盧從史、吳元濟,個個兵強馬壯,盤踞山河險要,自以為根深蒂固,天下之大對他們都無可奈何。然而轉瞬之間,身死家滅,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突然就遭遇那樣的結局,這其實不是人力所為,而是天誅。當今天子英明神武,深思熟慮,節衣縮食,以供戰士,他心裏每分每秒都在想著江山一統。如今朝廷大軍虎視眈眈,成德已經向朝廷呈獻了兩州十二個縣城,譚忠我為劉公深深憂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