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爾係數——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標
消費支出是指一個家庭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服務、居住、雜項商品和服務八大類。消費支出反映了居民的消費水平,是很重要的宏觀經濟學變量,被作為宏觀調控的依據之一。
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t),講的就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恩格爾對比利時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費情況進行了調查,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動提出了帶有規律性的原理: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個家庭收入越高,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可見,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較低時,其在消費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消費的重心才會開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麵轉移。
恩格爾係數是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比例數,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恩格爾係數=食物支出金額br總支出金額×100%
除食物支出外,衣著、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在不斷增長的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時期後,呈遞減趨勢。
恩格爾係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恩格爾係數越高,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貧困;反之,恩格爾係數越小,生活越富裕。
聯合國根據恩格爾係數的大小,對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設定了一個劃分標準: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係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
按此標準,20世紀90年代,恩格爾係數在20%以下的隻有美國,達到16%;歐洲、日本、加拿大在20%~30%之間,是富裕狀態;東歐國家在30%~40%之間,相對富裕;剩下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處於小康狀態。
1978年我國農村家庭的恩格爾係數約為68%,城鎮家庭約為59%,平均計算超過60%。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農村家庭、城鎮家庭的恩格爾係數都不斷下降。到2010年,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已分別下降到35.7%和41.1%。2015年時,恩格爾係數已經降為30.6%。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食物支出相對以前確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食物支出占整個家庭支出的比例已經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住房、教育、汽車、娛樂等方麵的支出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在計算恩格爾係數的時候,個人消費總支出需要除去購房支出或者是金融產品支出。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說,購房支出屬於資產轉移或者是資產投資行為。其他個人投資性支出也不能納入個人消費總額。
此外,恩格爾係數是一種長期趨勢,短時間波動是正常的;地區間消費習慣不同,恩格爾係數也略有不同;尤其是在進行國際比較時,由於各國的物價體係、福利補貼等方麵差異較大,恩格爾係數反映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誤差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