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心家的奮鬥史(1 / 3)

司馬懿不但有一個好老爸,還有一個好哥哥。他一共有九個兄弟,他是老二。他的哥哥叫司馬朗,比他大8歲,還很年輕時就已經出名。到司馬懿13歲的時候,長安城中發生了誅董卓事件,漢家天下開始走向混亂時代。那時,他的老爸在外當官,家長就由他的哥哥擔任。司馬朗後來雖沒有司馬懿這麼有成就,但當時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家裏的弟弟都是由他教育成長起來的,而且這些弟弟也都是好學生。司馬朗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後來都做到很大的官。他們常來找司馬朗聊天。當時南陽太守楊俊見到司馬懿,就說這小子以後有出息。司馬朗的另一個朋友幹脆就對他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有了這麼多人的評語,司馬懿想不出名都難。那時成為公務員是看你的知名度,基層知道你之後,就向上級推薦,然後經過考核,考核過關,你就可以成為公務員。而且當時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戰場上大打出手、相互打得滿地找牙的同時,也在進行人才爭奪戰。隻要你有點名,馬上就會有人過來請你出去一起打天下。像司馬懿這樣的人,遲早都是會出來幹一番事業的,而且,按道理說,他出來應該是很順利的。可事實上,他的出山還是出現了一些波折。

他的智商跟諸葛亮不分上下,而他出來的情形居然也跟諸葛亮差不多,都是老板去請幾次才懶洋洋地出來。不過,諸葛亮出來時賺足了風頭,而他卻差點丟了性命。

諸葛亮是劉備去請的,說是“凡三往,乃見”,去了三次才見得著。見麵之後,諸葛亮就把話題扯開,在差不多“為秋風所破”的茅草屋裏,幫劉備規劃了一幅宏偉藍圖,把劉備說得當場淚奔起來,然後馬上宣布“兩人的關係如魚得水”。從這點來看,諸葛亮出山是積極的,而且是做過充分準備的,隻等劉備來上演一出“三顧茅廬”的戲之後,接著來一段出山宣言(即《隆中對》——如果沒有準備,不思考許久,增刪多次,他能隆中對嗎),最後就跟劉備去了。

請司馬懿的是劉備的死對頭曹操——這就注定了他要成為諸葛亮的死對頭。曹操是有名的愛才之人,隻是他的家底比劉備厚,不像劉備那樣,身邊除了關羽、張飛幾個好漢之外,做什麼事都得“親自”出馬。曹操手下的人很多,他隻派了個跑腿的去請司馬懿出來。那時曹操剛在官渡大敗袁紹,創造了曆史上的經典戰例,個人事業正如日中天,很多人都看好曹操,跑著去投奔。所以那時去當曹操手下的員工,應當是“人才”們最好的選擇。

沒想到,司馬懿不是諸葛亮,一請就出來。

青年時期的司馬懿對漢朝皇帝還是有一點兒感情的。他那時有點看不慣曹操的做法,又有點看不起曹操是閹官的後代,再加上局勢不明朗,因此,曹操叫他出來時,他硬是不理曹操。

司馬懿不但有一個好老爸,還有一個好哥哥。他一共有九個兄弟,他是老二。他的哥哥叫司馬朗,比他大8歲,還很年輕時就已經出名。到司馬懿13歲的時候,長安城中發生了誅董卓事件,漢家天下開始走向混亂時代。那時,他的老爸在外當官,家長就由他的哥哥擔任。司馬朗後來雖沒有司馬懿這麼有成就,但當時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家裏的弟弟都是由他教育成長起來的,而且這些弟弟也都是好學生。司馬朗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後來都做到很大的官。他們常來找司馬朗聊天。當時南陽太守楊俊見到司馬懿,就說這小子以後有出息。司馬朗的另一個朋友幹脆就對他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有了這麼多人的評語,司馬懿想不出名都難。那時成為公務員是看你的知名度,基層知道你之後,就向上級推薦,然後經過考核,考核過關,你就可以成為公務員。而且當時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戰場上大打出手、相互打得滿地找牙的同時,也在進行人才爭奪戰。隻要你有點名,馬上就會有人過來請你出去一起打天下。像司馬懿這樣的人,遲早都是會出來幹一番事業的,而且,按道理說,他出來應該是很順利的。可事實上,他的出山還是出現了一些波折。

他的智商跟諸葛亮不分上下,而他出來的情形居然也跟諸葛亮差不多,都是老板去請幾次才懶洋洋地出來。不過,諸葛亮出來時賺足了風頭,而他卻差點丟了性命。

諸葛亮是劉備去請的,說是“凡三往,乃見”,去了三次才見得著。見麵之後,諸葛亮就把話題扯開,在差不多“為秋風所破”的茅草屋裏,幫劉備規劃了一幅宏偉藍圖,把劉備說得當場淚奔起來,然後馬上宣布“兩人的關係如魚得水”。從這點來看,諸葛亮出山是積極的,而且是做過充分準備的,隻等劉備來上演一出“三顧茅廬”的戲之後,接著來一段出山宣言(即《隆中對》——如果沒有準備,不思考許久,增刪多次,他能隆中對嗎),最後就跟劉備去了。

請司馬懿的是劉備的死對頭曹操——這就注定了他要成為諸葛亮的死對頭。曹操是有名的愛才之人,隻是他的家底比劉備厚,不像劉備那樣,身邊除了關羽、張飛幾個好漢之外,做什麼事都得“親自”出馬。曹操手下的人很多,他隻派了個跑腿的去請司馬懿出來。那時曹操剛在官渡大敗袁紹,創造了曆史上的經典戰例,個人事業正如日中天,很多人都看好曹操,跑著去投奔。所以那時去當曹操手下的員工,應當是“人才”們最好的選擇。

沒想到,司馬懿不是諸葛亮,一請就出來。

青年時期的司馬懿對漢朝皇帝還是有一點兒感情的。他那時有點看不慣曹操的做法,又有點看不起曹操是閹官的後代,再加上局勢不明朗,因此,曹操叫他出來時,他硬是不理曹操。

他說,他已中風,下不了床。

曹操一聽,你才多大年紀就中風了?你騙誰啊?

曹操很不爽,就派個人半夜去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