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心家的奮鬥史(3 / 3)

他算得比誰都好。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地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他在曹操手下當員工時,不斷地在適當的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多次得到曹操的采納。

最著名的就是遷都問題。

那時,曹操的都城在許昌。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那個把兄弟關羽不知哪來的勇氣,硬是孤軍一旅,也不請成都大本營配合一下,就攻打襄樊。

駐守襄樊的人是曹操的族弟曹仁,被關羽扁得縮在城裏,氣不敢出。曹操派於禁帶七支部隊去支援,誰知這個於禁更是個倒黴鬼,仗還沒打幾場,就被大水一衝,連自己都做了關羽的俘虜,副將龐德落在水裏,成為關羽的刀下鬼。於禁這七支援兵,不但救不了曹仁,反而把關羽的事業推向高潮,攻曹仁攻得更急。

在曹仁搖搖欲墜的時候,許昌城裏也人心惶惶起來,連曹操都覺得關羽馬上就要攻破襄樊,舉著大刀殺到許昌來了。因此,很多人都勸曹操遷都,避開關羽的鋒芒。曹操也有些動搖起來。

司馬懿卻認為此時不宜遷都。他說,我們擋不住關羽,但可以讓孫權來嘛。

曹操一聽,覺得有道理。他馬上給孫權寫了一封信。

孫權對荊州早就虎視眈眈,時時恨不得把荊州劃入東吳的版圖,隻是忌憚關羽厲害,一時找不到機會,好不容易等到關羽帶著所有家當去攻打曹操,在跟幾個死黨商量大半天後,派呂蒙抄了關羽的老窩。關羽隻得回師,不但沒救了老窩,反而上演了一出走麥城的大戲,被東吳兵捕獲歸案。

這樣一來,許都又是一片和諧盛世,過程、結局跟司馬懿預算的一樣了。

司馬懿絕對是個狠抓機遇的高手。他知道,曹操雖然對他沒那麼提防了,但曹操最著名的特點就是疑心重。因此,他在曹操的身邊,永遠在等待一個絕妙的機會,讓曹操對他徹底放心。

機會終於來了。

這個機會是孫權為他做鋪墊的。

孫權當時因為在兩個勢力的邊界製造摩擦,剛剛被曹操痛扁了一頓,心裏超不爽,便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我鬥不過你了,我向你投降了。現在天下誰也不是你的對手了,你可以挺著胸脯當皇帝了。

曹操接了這封信後哈哈大笑,說,這小子想把我放到火爐上烤呢。

別的人看到曹操這麼批評孫權,一定會說,老大英明,一眼就看穿了敵人的把戲。

可司馬懿不是別人,他卻對曹操說:“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

曹操一聽,看了司馬懿一眼,見他說這話時一臉的誠懇,從此對司馬懿就不再那麼有意見了。

曹操這時太得意,他徹底忘記了司馬懿是個表演藝術家。

司馬懿直到這時才在心裏偷偷地鬆了口氣,覺得自己腦袋的安全係數又高了一點。

天天在這樣的人手下打工,沒有超常的心計能活下去嗎?至於那個諸葛亮,雖然是他的敵人,但他遠在四川盆地,再怎麼磨刀霍霍,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殺到中原來取他的腦袋。而曹操想殺他,那是想殺就殺。從這個方麵來說,與其說他是曹操的員工,不如說他是曹操籠子裏的一隻雞或者一隻鴨。

如果上天要他在諸葛亮和曹操之間選誰先死,他肯定會二話不說選曹操。

當然,他不能殺死曹操,但他可以等,把曹操等死。司馬懿在這方麵確實運氣不錯,他不光把曹操等死了,連諸葛亮也被他等死了。

時運終於來到

在關羽的頭被割下來之後不久,曹操的頭又痛起來,然後也跟著死去。

曹操死的時候,司馬懿已經41歲。

曹操咽完最後一口氣的那天,司馬懿卻大大地舒了口氣:“終於熬了過來!”

他整整熬了十一年。

曹操在的時候,司馬懿從頭至尾都是低調做人。在曹操死的當天,司馬懿就露了一手。

那時,曹操手下的一幫人聽說曹操死了,個個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又看看曹丕,一臉的粉嫩,現在正是內憂外患的關鍵時刻,曹操偏偏與世長辭,先不說外部劉備、孫權這兩個敵對勢力正摩拳擦掌,就是內部那些持不同政見者也有出來奪權的可能。如果在這個時候表錯態、站錯隊,那可是關係到前途的大事。所以,曹操一死,曹營裏都是人心惶惶。司馬懿又抓住了這個機會,在大家都在觀望的時候,出來主持全局,按照程序,把曹操的喪事辦得有模有樣,使得曹營那一班人馬的臉又恢複血色,然後把曹操的靈柩帶到鄴城入土了事,幫曹丕渡過難關,讓曹氏陣營又出現一個安定團結的新局麵。

曹丕鬆了一口氣。

整個曹營也鬆了一口氣。

到了這時候,他們都知道,鬆這口氣實在不容易。他們更知道,讓他們鬆這口氣的就是司馬懿。

不過,真正鬆一口氣的是司馬懿。曹操一死,司馬懿知道自己可以安全地活下去了。這些年來,他幫曹丕出了不少計謀,最終使得曹丕在奪嫡大戰中占了上風,然後又在非常時期幫曹丕穩住陣腳,曹丕對他隻有感激。他和曹丕的關係更上一層樓,兩人的關係是真正的“如魚之有水”。

司馬懿這時已41歲,他不能再夾著尾巴做人了。

曹操這個大石頭一搬,司馬懿就像被長期壓著的彈簧一樣,反彈了過來,大步走上曆史舞台,唱他的主角戲。

曹操一死,曹丕就要求漢獻帝“禪讓”。漢獻帝不禪也得讓禪,讓了還可以當個“山陽公”有吃有喝,要是不禪讓,就隻有等著被曹丕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