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第一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
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屈原《離騷》
我國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論語》
我國第一部神話小說集:晉·幹寶《搜神記》
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元·關漢卿《竇娥冤》
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唐·袁郊《甘澤謠·紅線》
我國第一部詞集: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明·徐霞客《徐霞客遊記》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清·蒲鬆齡《聊齋誌異》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明·吳承恩《西遊記》
我國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革命鬥爭的長篇小說:明·施耐庵《水滸傳》
我國第一部長篇曆史章回小說: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
我國第一部最大的斷代詩選:清·彭定求等《全唐詩》
我國第一個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4日)
我國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魯迅《狂人日記》
我國第一部雜文集:魯迅《墳》
我國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呐喊》
我國第一部散文詩集:魯迅《野草》
我國第一部新詩集:郭沫若《女神》
我國第一首以信天遊的形式寫成的民歌體敘事長詩: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我國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夏衍《包身工》
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魏·曹丕《典論·論文》
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朝·鍾嶸《詩品》
我國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
我國第一部係統的戲曲理論著作:清·李漁《閑情偶寄》
我國第一部曆史評論著作:唐·劉知幾《史通》
我國第一部詩話:宋·歐陽修《六一詩話》
我國第一部古代製度史:唐·杜佑·《通典》
我國第一部戲曲史:《宋元戲曲韻史》
我國第一本史書:《尚書》
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史記》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東漢·班固《漢書》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春秋·孫武《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重要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我國第一部地理書:《禹貢》
我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
我國第一部醫藥書:《黃帝內經》
世界第一部官方藥典:《唐本草》
我國第一部現存的兒科專著:北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
我國第一部法醫專著:南宋·宋慈《洗冤集錄》
我國第一部總結曆代名醫醫案的醫學專著:明·江瓘《名醫類案》
中國第一部植物學專著:西晉·嵇含《南方草本狀》
我國第一部農業百科全書: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
我國第一部茶葉製作書:唐·陸羽《茶經》
我國第一部花卉專書: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明·宋應星《天工開物》
我國第一部科普作品:北宋·沈括《夢溪筆談》
中國第一部光學物理專著:清·鄭複光《鏡鏡冷癡》
中國第一部解釋詞義的書、中國訓詁學的開山之作、我國第一部按義類編排的綜合性辭書:《爾雅》
我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總目錄:西漢·劉歆《七略》
我國第一部方言詞典:西漢·揚雄《方言》
我國第一部係統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形的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我國第一部彙編古代文化典籍的類書:明成祖敕胡廣、解縉、王洪等纂修《永樂大典》
我國第一本大字典:康熙敕張玉書、陳廷敬等編撰《康熙字典》
我國第一部用現代語言學理論研究中國語法的語法書:清·馬建忠《馬氏文通》
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戰國·屈原
我國第一位史學家、文學家:西漢·司馬遷
我國第一位女詩人:東漢末·蔡文姬
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晉·陶淵明
我國第一位著名女詞人:兩宋·李清照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郭沫若
我國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我國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聖陶
我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現存最早詩文選集:南朝·梁·蕭統《昭明文遜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現實小說:清·曹雪芹《紅樓夢》
我國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阿Q正傳》
現存最早的一部按年月日順序記錄的編年體史書:《春秋》
我國最大的編年體史書: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我國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算書:《周髀算經》
現存最早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
現存最完整古代建築學專著:北宋·李誡《營造法式》
我國最早的公文總集:《尚書》
至聖/文聖:孔丘
複聖:顏回
亞聖:孟軻
兵聖:孫武
謀聖:張良
史聖:司馬遷
醫聖:張仲景
木聖(科聖):張衡
書聖:王羲之
酒聖:杜康
智聖:諸葛亮
武聖:關羽
字聖:許慎
詩聖:杜甫
詩仙:李白
詩鬼:李賀
詩佛:王維
樂聖:李龜年
草聖:張旭;
茶聖:陸羽
畫聖:吳道子
兒科之聖:錢乙
藥聖:李時珍;藥王:孫思邈
文聖:歐陽修
曲聖:關漢卿
棋聖:黃龍士
人物篇
兩司馬:辭賦家司馬相如、史學家散文家司馬遷(西漢文章兩司馬);史界兩司馬:司馬遷、司馬光
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三皇五帝:伏羲、遂人、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曹:曹丕、曹植、曹操
三班:班彪、班固、班昭
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三瘦詞人:李清照
張三影、張三中:張先
明初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
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當代散文三大家:劉白羽、楊朔、秦牧
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嚐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嬋(閉月)、楊玉環(羞花)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文章四友: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
吳中四士:賀知章、張若虛、張旭、包融
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
宋書法四家:蘇軾、黃庭堅、蔡襄、米芾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
一祖三宗: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
北宋四大家: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
中興四詩人:楊萬裏、尤袤、範成大、陸遊
南宋永嘉四靈:徐照(靈輝)、徐璣(靈淵)、翁卷(靈舒)、趙師秀(靈秀)
元曲四大家:白樸、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
元詩四大家:虞集、楊載、範槨、揭奚斯
明初吳中四傑:高啟、楊基、張羽、徐賚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餘叔岩、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國·屈原、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意大利·但丁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秦穆公、宋襄公
左聯五烈士:柔石、白莽(殷夫)、馮鏗、李偉森、胡也頻
六一居士:歐陽修,藏書一萬卷、集古錄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老翁一人
蘇門六君子: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來、陳師道、李麃
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
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王廷相、徐禎卿
後七子:李攀龍、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徐中行、王世貞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駢文八大家: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吳錫麒、孫星衍、洪亮吉、曾燠、孔廣森
揚州八怪:汪士慎、李鱔、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
相聲八德:李德鍚、玉德壟焦德海、張德全、周德山、馬德祿、劉德治、李德祥
中國曆史上十女詩人: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蘇惠、謝道韞、鮑令暉(鮑照之妹)、薛濤、李清照、朱淑貞、秋瑾
建國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建國十大將:粟裕、陳賡、徐海東、羅瑞卿、許光達、肖勁光、黃克誠、譚政、王樹聲、張雲逸
滿清十二帝:太祖高皇帝·天命(努爾哈赤)、太宗文皇帝·天聰(皇太極)、世祖章皇帝·順治(福臨)、聖祖仁皇帝·康熙(玄燁)、世宗憲皇帝·雍正(胤禛)、高宗純皇帝·乾隆(弘曆)、仁宗睿皇帝·嘉慶(顒琰)、宣宗成皇帝·道光(旻寧)、文宗顯皇帝·鹹豐(奕詝)、穆宗毅皇帝·同治(載淳)、德宗景皇帝·光緒(載湉)、遜帝·宣統(溥儀)著作篇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
史學雙璧:西漢·司馬遷《史記》(紀傳體)、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編年體)
悲情二表:三國·諸葛亮《出師表》、西晉·李密《陳情表》
二拍: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三傳:《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
左思的三都賦:《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三吏三別:杜甫《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戒:唐·柳宗元《黔之驢》、《臨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三言: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三通:《通典》、《通誌》、《文獻通考》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巴金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