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我就能經常能讀到李鬆的作品。他的新聞觸角,也逐步從多個領域聚焦到時政領域,並且對隱性權力問題進行著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在我的記憶中,能持續多年地關注這個領域的中國記者,極其少見。而李鬆便是其中一位。
盡管我國在2008年5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但事實是,在如今有些地方,信息屏蔽現象還是比較嚴重,這為公權力的濫用提供了土壤。李鬆在公權力的縫隙中,冷靜地洞察和審視著這一切。
多年來,李鬆始終以親曆者的身份,把所看所思的事件,通過精心梳理,然後沉澱下來,最後理性地呈現給讀者。雖然是監督性報道,但其出發點是善意的、建設性的。每篇作品反映的問題,都通過探尋事件背後的真相,請大量的專家、學者,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議。這也使得他的作品,與其他調查型記者的作品相比,更具有說服力與可讀性。
我認為,記者的責任不僅是揭露事件的真相,更是要尋求到解決問題更科學、更合理的路徑。在這方麵,李鬆的做法,無疑值得肯定。這是現實中很多監督性報道所缺少的理性和智慧。
李鬆曾說,在調查性報道中,要盡量做到報道平衡,盡可能給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證的一方說話的機會。在證據的使用上,尤其避免“一邊倒”的證據篩選方式,盡量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選取事實,平衡、客觀地使用證據。從李鬆的所有作品來看,他一直在遵循這個原則。
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時期,把握好媒體、政治權力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共生關係,將事件真相還原給公眾,從而恪守媒體的客觀報道,既凸顯了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驗證了記者的良知與職業道德。
但要清楚地看到,在當今社會,要“探尋事實真相”並非易事。因為真相總是處在一種動態與各方利益的博弈之中,這是一個需要無畏的勇氣和犧牲精神,才能最終逼近和抵達的目標。
作為一名職業記者,李鬆始終平視權力,並不懈地追尋權力背後的真相,他期待麵對一個真實的世界,盡管它是殘缺的,有時甚至是讓人痛苦的。但我相信,在李鬆以後從事的記者生涯中,能讓他低頭的,隻有真理!他還能寫出更多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這個社會、無愧於百姓的優秀作品來。
是為序。
2010年12月1日
於北京
序言二 他必成為醒目坐標
尹韻公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記不清是前些年的哪天傍晚,我在家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報家門說:“我叫李鬆,是新華社記者。有一個問題想向尹老師請教。”於是,我跟這位帶著濃厚南方口音的記者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過了幾天,他又打電話,說稿子已寫好,便念出全文,讓我聽聽是否符合原意。我很驚訝他的抓住要害的本事和畫龍點睛的能力。
從那以後,我與李鬆蕩起雙槳,開始了我們之間懷有共同目標的友誼航程。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有一次心甘情願地主動配合李鬆的采訪。我們的交流有問答,也有爭論;有討論,也有質疑;有觀點,也有建議。我們的話題相當廣泛,當然“挑事”的一方總是李鬆,我不過是積極的響應者。最重要的是,我們議論的話題相當敏感,諸如駐京辦、秘書腐敗、官員腐敗、官本位、官員學曆造假、公車改革、科研經費“黑洞”、網絡輿情、民間反腐等。不敏感的話題,從不納入我們的視野。每次采訪完後,他總是依照規矩行事,一定要征得對方同意才發稿。李鬆是很懂事、守本分、重然諾的人。
多年交道,我與李鬆已從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工作關係,早就上升為相互認知度很高的朋友關係,相互了解的程度越來越深,相互默契的配合也越來越優。作為一名專司社會調查的記者,我以為李鬆身上有三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