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一排青瓦飛簷的房屋冷不丁也在記憶裏浮現,曾家老街小學布局也充滿古色古香,學舍是在四合院中,屋舍一排排,青瓦飛簷古韻長,悠悠石徑任學童徜徉。而學童們琅琅讀書聲更是在老街人們忙碌的身影裏一遍遍悠悠綿長不絕於耳,伴隨孩子們讀書的還有一棵有五百年曆史的古老的桂花樹,整個秋的目光,整個老街流淌的都是桂花濃鬱的色彩,淺吟輕唱在曆史裏,折疊著唐詩宋詞,於百轉千回後,墨香點點在校園裏,自然老街人那也是不會忘記嗅著這馨香一年又一年過日子的。

所有這些老街的畫麵,從你的眼前一一掠過,再一一集中,然後濃縮,就會濃縮出一段曆史。你不可能看到這過程,正如,作家王劍冰在一篇散文中所說:人們看不到這個中的細節,隻感到生活就是這麼走過來了,且一直走得很有條理,很有氣息。然,你在老街的每一步行走,都可以身同感受。

老街,你可以隨時來。陽光燦爛的時候來,心情好,可以讀出老街別樣的情致。你可以聽到陽光從翹起的屋簷上,跌落到青石板上那細微的聲音;你可以見到暗綠的苔蘚,拚著命的想與陽光擁抱;你可以看見古井裏的水,見到陽光時的那種欣喜。還有很多很多,隻怕你的眼睛不夠使。就是雨天你來,同樣心情也好。雨滴從屋簷上滴落到青石板上,濺得青石板賊亮。而落地的滴答聲音,亦如音樂般悅耳。悅耳的聲音,也不知被歲月培育了多久,怎麼這樣的引人情致?這聲音既有蒼茫之惑,又有時代的共鳴。如果你在雨中傾聽,突然遠遠的前方,青石板的盡頭,響起高跟鞋輕叩的聲音。你會不自覺地抬起你發呆的眼,瞥起那女子來。你可以盡情地去想,舊時的女子是否也這樣的走來?是否身著能勾勒身材曲線的旗袍,再打一把舊時的雨傘。想著想著,就想到了戴望舒筆下的女子來。這真是你的福氣了,女子的出現,那雨與小巷,不就變得富有情調了嗎?

老街,隻要你來。你就隨時隨地可以發現曆史,體味餘韻。或許,你走過的每一塊青石板,都可能有過一段故事;你撞破的每一張蜘蛛網,都可能掩藏著一個秘密;你走進的每一個店鋪,都可能有一段不尋常的傳說;你看到的每一個閣樓,都可能深藏著一段少女甜蜜的愛情。一切都是那麼的深奧,一切都是那麼的誘惑,一切卻又極其自然。

遠去了,遠去了。歲月裏,老街還在走。走得從容,走得蒼茫,走得厚實。隻是這一切都在我的記憶裏,昔日的老街已經被現代小洋樓建築所替代,而狹長的小巷已經被光滑寬敞的水泥路替代了,高跟鞋娟秀的腳,也不會扭進獨輪車的印轍裏,再也沒有我們幼時站在不大的天井,暗黑的青磚上麵看星星和月亮了,昔日的古老已經隨歲月遠去了,再也無法尋覓到那個打一把舊時的雨傘,有著丁香幽怨的戴望舒筆下的女子踏著青石板向你走來了,隻是還有老街的老人坐在街邊娓娓訴說著那情那景、、、、還有那古老的桂花樹在曆史長河的百轉千回後,字裏行間馨香陣陣中婉約惆悵著古舊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