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直沉默寡言的王洪文發話了:
“春橋同誌,我擁護你的意見,‘工總司’立即撤回上海,就地鬧革命。”
張春橋心裏正高興,王洪文接著說:“但是,有幾個問題,要請春橋同誌表個態。不然,我們難以說服隊員,難以打消大家的顧慮。”他向張春橋提出了五個問題:第一,上海“工總司”是不是一個革命的合法的組織?第二,我們北上控告上海市委,是不是革命行動?第三,“安亭事件”的責任由誰來負?第四,能不能答應我們的要求--曹荻秋作公開檢查?第五,能不能給“工總司”提供工作方便。
張春橋聽著王洪文侃侃而談,不由得暗地裏稱奇。他沒料到這個年輕人竟講得有條有理,頭頭是道,他不像小潘那樣一味提要求,而是先主動退一步,然後抓住問題實質,尋找突破口。正所謂能者治兵,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王洪文的要求既解除了“工總司”的後顧之憂,又達到了北上的目的。不僅與張春橋要達到的打倒上海市委的目的一致,而且王洪文高度的談判技巧,使張春橋心裏對這個年輕人開始刮目相看。
他們兩個開始合作聯合,“並肩作戰”。12日上午,張春橋在安亭對造反派們發表講話,王洪文則站在他的身邊。
“同誌們,我是代表‘中央文革小組’特地從北京趕到這裏,是來解決大家的問題的,是來向大家學習的。”張春橋“謙虛”一番後,言歸正傳:“希望大家不要再去北京,盡快回到上海,就地鬧革命!”
會場上開始議論紛紛,許多人表示不滿。這時,王洪文以“工總司”司令的名義講話了:
“同誌們,張春橋同誌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派來的親人。春橋同誌對我們的關心,就是毛主席對我們的關心,春橋同誌已經明確表態……”
張春橋又馬上接腔:
“我認為,‘工總司’是革命的合法組織,北上告狀是革命的行動,你們是被上海市委逼到安亭來的!‘安亭事件’的責任,應當由上海市委來負。同誌們,你們回到上海後,如果有誰因為這件事受到責難、打擊,你們可以來找我張春橋!”
王洪文看到時機已到,於是發出號召:
“同誌們,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應該聽從春橋同誌,立即返回上海!”
於是,這支北上的告狀隊伍喧鬧著,又掉頭向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