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還沒有開出上海境內!王洪文惱羞成怒,他感到自己上了上海市委的圈套。他跟部下商量之後,決定攔車北上。為了擴大影響,他們決定攔14次特快,因為這趟車速度快,而且許多首長和外賓也經常乘坐。中午12時零2分,14次特快開過來了。王洪文急忙指使部下行動:有的揮舞著帽子,有的脫掉上衣,使勁甩打。火車上的司機莫名其妙,一個急刹車列車停了下來。王洪文帶頭跑上鐵軌,擋住火車。一會兒,軌道上站著的、坐著的、躺著的都有。王洪文找到列車長,要求把他們乘坐的火車掛在14次後麵。列車長當即拒絕了,因為以前從沒有過這種事,他警告麵前的年輕人:“你們趕快放行,否則你們要承擔一切嚴重後果!你們要明白,這是14次特快!”
“我們攔的就是你這14次特快!”王洪文咬牙切齒地說。
14次特快進不得,退不得,隻好停在那兒。這下,滬寧線的交通受到極大影響。當時的滬寧線上雖然大部分路段都已鋪了雙軌,但安亭一帶恰恰是單線。這樣14次列車等於卡住了滬寧線的咽喉。於是,一列列客車、貨車無法運行,全國交通也受到很大影響……
消息很快傳到千裏之遙的北京。“中央文化革命領導小組”(簡稱“中央文革”)得知,一個名叫王洪文的年輕人率領著“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的數千造反派工人,在北上北京狀告上海市委的行進途中,被擱置在安亭附近。“中央文革”的組長陳伯達、副組長江青、張春橋等人開會討論,決定派張春橋到上海去解決這件事。這是因為他不僅在中央任職,而且還是上海的市委書記處書記。張春橋此人,陰險毒辣,他作為市委書記處書記,排名在陳丕顯、曹荻秋之後,因而早就想打倒以陳、曹為中心的市委,自己取而代之。“安亭事件”就給他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他在乘飛機前往上海的過程中,盤算著怎樣才能達到目的。11日夜10時,他到達上海機場,接著直奔安亭。在這裏,他看到了那位帶頭攔車臥軌的年輕人。 “春橋同誌,這是王洪文同誌。”
他馬上熱情地伸出手。這個年輕人英俊瀟灑,並不多說話,而是一直微笑著。
“這是小潘,‘工總司’的副司令。”
“嗬,你好,你好。”
……
寒暄片刻,談判開始。張春橋希望工人造反派們回上海,這是他此行必須完成的任務。而那個小潘卻鋒芒畢露,找出種種理由,非要堅持北上。張春橋心裏直著急,他並不反對他們造反,隻是他希望回到上海,造陳丕顯、曹荻秋的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