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到的兩萬多封讀者來信中,估計有約三分之一是中學生寫來的,他們很多人都談到了自己的一個特點:喜歡一個老師時,這門課成績就很好,不喜歡一個老師時,這門課成績就差很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不是發自內心,而是來自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老師喜歡他們時,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很高,這帶動了他們的成績提高;當老師不喜歡他們時,他們的自我價值感變低,這導致了他們成績下降。
這種情況在我身上從未出現過,我可以很喜歡一個老師,但那門課的成績就是不行,譬如英語;我也可以非常討厭一個老師,但那門課的成績就是很好,譬如小學時有3年時間我非常不喜歡一個數學老師,但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的自我價值感是發自內心的,我熱愛一件事,投入地去做這件事,這會給我帶來巨大的快樂,這份快樂本身會驅動我繼續投入到這件事中,別人的評價基本影響不了我做一件事的熱情。
看起來,我具有一個優點——有很好的心理素質,但其實,這個心理素質是父母給我的。盡管我在農村的父母不會像巴菲特的父親那樣告訴巴菲特——尊重你自己的感覺,但他們用行動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很少影響、評判更不用說否定我的感覺,這讓我的心生出了茂盛而龐大的根係,可以在任何我喜歡的事上緊緊地抓住大地。
本來,這是很自然的。隻要父母不過多幹涉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自動成長為非常有感覺的人。但是,現實情況下,有這樣的父母成了一份難得的幸運。
從小到大,我是既沒挨過父母的打,也沒挨過父母的罵,僅僅有一次,父親在做農活時對我說了一句重話,我還哭著回去找母親告了狀。本來,我覺得這很平常,但從1992年開始學心理學到現在20多年時間,我最終發現,這樣的經曆實在是一份巨大的饋贈。
將這篇文章概括為一句話,我想說:假若你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那麼這並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你成長的曆程中形成的,去檢視一下你的成長曆程,這會幫助你從對別人的評價中解脫出來,投入地去做你喜歡的事。
在我收到的兩萬多封讀者來信中,估計有約三分之一是中學生寫來的,他們很多人都談到了自己的一個特點:喜歡一個老師時,這門課成績就很好,不喜歡一個老師時,這門課成績就差很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不是發自內心,而是來自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老師喜歡他們時,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很高,這帶動了他們的成績提高;當老師不喜歡他們時,他們的自我價值感變低,這導致了他們成績下降。
這種情況在我身上從未出現過,我可以很喜歡一個老師,但那門課的成績就是不行,譬如英語;我也可以非常討厭一個老師,但那門課的成績就是很好,譬如小學時有3年時間我非常不喜歡一個數學老師,但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的自我價值感是發自內心的,我熱愛一件事,投入地去做這件事,這會給我帶來巨大的快樂,這份快樂本身會驅動我繼續投入到這件事中,別人的評價基本影響不了我做一件事的熱情。
看起來,我具有一個優點——有很好的心理素質,但其實,這個心理素質是父母給我的。盡管我在農村的父母不會像巴菲特的父親那樣告訴巴菲特——尊重你自己的感覺,但他們用行動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很少影響、評判更不用說否定我的感覺,這讓我的心生出了茂盛而龐大的根係,可以在任何我喜歡的事上緊緊地抓住大地。
本來,這是很自然的。隻要父母不過多幹涉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自動成長為非常有感覺的人。但是,現實情況下,有這樣的父母成了一份難得的幸運。
從小到大,我是既沒挨過父母的打,也沒挨過父母的罵,僅僅有一次,父親在做農活時對我說了一句重話,我還哭著回去找母親告了狀。本來,我覺得這很平常,但從1992年開始學心理學到現在20多年時間,我最終發現,這樣的經曆實在是一份巨大的饋贈。
將這篇文章概括為一句話,我想說:假若你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那麼這並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你成長的曆程中形成的,去檢視一下你的成長曆程,這會幫助你從對別人的評價中解脫出來,投入地去做你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