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前情(1 / 3)

聽宮中的老嬤嬤說,數年前,一向風調雨順的大齊陡然生出一場水患,其患之大,讓平日裏生活富庶的江南各縣頃刻間毀於一旦。彼時正值秋分,數萬頃良田卻顆粒無收。皇城外餓殍遍地,民不聊生,遭了難的百姓屍首沒人打理,全堆在覆了淤泥的河堤上,日頭出來,黑壓壓的一片,無不散發著腐爛的腥臭。

眼見水患要演變成一場瘟疫,災民再不敢耽擱,一路從江南北上,順便等官府放糧救災,等不到便強搶糧鋪。一時間,夜不閉戶的大齊變得民心惶惶,連宮中的日膳都不見葷腥。

民以食為天,前有食不果腹,後又有瘟疫橫行,為了活下去,饒是再和善的百姓也難免會做些荒唐事。不少流寇借機起義,這一批才被官府鎮壓,又有另一批揭竿而起,連市井的孩童都會唱幾句大齊要亡的童曲。

內憂不止,外患已至。邊境小國虎視眈眈,企圖趁大齊虛弱時分個一城半地,奏折一道一道地呈上來,幾乎壓塌了禦書房的桌案。

國君接連派了幾個賢臣治理水患瘟疫,卻一一無果,愁得一夜之間花白了發,又無可奈何。

天要大齊亡,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然而就在這一片混亂中,市井不知何時多了一個傳言。傳言說,大齊出了一位修仙的白衣真人,通曉天文地理、古往今來之事,此時正隱居在皇城外東南十裏的決明山。

流言一傳十十傳百,傳過層層宮牆,終於傳到王上耳中。自古以來,大齊不信佛不信道,連前朝的太妃想青燈古佛了此一生,都隻能到鄰國去修行。可到了這一代的國君,眼見國難當頭,也隻好摒棄祖宗留下的訓誡,親自出宮去請高人的仙諭。

隻是,高人之所以被稱為高人,定然有不同於尋常人的地方。哪怕是當今國君,在高人麵前,依然吃了個閉門羹。

白衣真人座下的小弟子不卑不亢,告知浩浩蕩蕩的一眾人等,師父正在修行,萬萬不可打擾。

國君也不氣餒,第二日再次前去,結果依舊。直至九日後,真人終於出關相見。國君大喜,連連許諾隻要高人能救大齊於水火,定讓他加官進爵。真人卻說,我不要名不要利,天機我也不可泄露,更何況我即將修煉成仙,名利也不會看在眼裏。

眼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已經隨風飄至懸崖邊再也抓不住,國君幾乎要絕望。此時,白衣真人又慢悠悠補充道:“貧道雖將位列仙班,但生在大齊,隻能在此勸誡國君一句:陛下平日殺戮眾多,上天才會降此大禍,隻有陛下心存善念,才能保大齊國泰民安。”

這實屬一句廢話,既登帝位,你不心狠手辣,自然會有別人對你心狠手辣。為保大局,又豈能坐以待斃。更何況,雖說種善因得善果,可莊稼豐收還需春夏秋冬,善心又怎能一朝一夕種成。

國君心灰意冷,棄了轎輦失魂似的徒步下山。行至蒼茫山澗,忽聽其中傳來嬰孩的啼哭聲。隨行侍衛趕忙上前查看,從層層枯草中,抱出一個繈褓中的女嬰。

聽宮中的老嬤嬤說,數年前,一向風調雨順的大齊陡然生出一場水患,其患之大,讓平日裏生活富庶的江南各縣頃刻間毀於一旦。彼時正值秋分,數萬頃良田卻顆粒無收。皇城外餓殍遍地,民不聊生,遭了難的百姓屍首沒人打理,全堆在覆了淤泥的河堤上,日頭出來,黑壓壓的一片,無不散發著腐爛的腥臭。

眼見水患要演變成一場瘟疫,災民再不敢耽擱,一路從江南北上,順便等官府放糧救災,等不到便強搶糧鋪。一時間,夜不閉戶的大齊變得民心惶惶,連宮中的日膳都不見葷腥。

民以食為天,前有食不果腹,後又有瘟疫橫行,為了活下去,饒是再和善的百姓也難免會做些荒唐事。不少流寇借機起義,這一批才被官府鎮壓,又有另一批揭竿而起,連市井的孩童都會唱幾句大齊要亡的童曲。

內憂不止,外患已至。邊境小國虎視眈眈,企圖趁大齊虛弱時分個一城半地,奏折一道一道地呈上來,幾乎壓塌了禦書房的桌案。

國君接連派了幾個賢臣治理水患瘟疫,卻一一無果,愁得一夜之間花白了發,又無可奈何。

天要大齊亡,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然而就在這一片混亂中,市井不知何時多了一個傳言。傳言說,大齊出了一位修仙的白衣真人,通曉天文地理、古往今來之事,此時正隱居在皇城外東南十裏的決明山。

流言一傳十十傳百,傳過層層宮牆,終於傳到王上耳中。自古以來,大齊不信佛不信道,連前朝的太妃想青燈古佛了此一生,都隻能到鄰國去修行。可到了這一代的國君,眼見國難當頭,也隻好摒棄祖宗留下的訓誡,親自出宮去請高人的仙諭。

隻是,高人之所以被稱為高人,定然有不同於尋常人的地方。哪怕是當今國君,在高人麵前,依然吃了個閉門羹。

白衣真人座下的小弟子不卑不亢,告知浩浩蕩蕩的一眾人等,師父正在修行,萬萬不可打擾。

國君也不氣餒,第二日再次前去,結果依舊。直至九日後,真人終於出關相見。國君大喜,連連許諾隻要高人能救大齊於水火,定讓他加官進爵。真人卻說,我不要名不要利,天機我也不可泄露,更何況我即將修煉成仙,名利也不會看在眼裏。

眼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已經隨風飄至懸崖邊再也抓不住,國君幾乎要絕望。此時,白衣真人又慢悠悠補充道:“貧道雖將位列仙班,但生在大齊,隻能在此勸誡國君一句:陛下平日殺戮眾多,上天才會降此大禍,隻有陛下心存善念,才能保大齊國泰民安。”

這實屬一句廢話,既登帝位,你不心狠手辣,自然會有別人對你心狠手辣。為保大局,又豈能坐以待斃。更何況,雖說種善因得善果,可莊稼豐收還需春夏秋冬,善心又怎能一朝一夕種成。

國君心灰意冷,棄了轎輦失魂似的徒步下山。行至蒼茫山澗,忽聽其中傳來嬰孩的啼哭聲。隨行侍衛趕忙上前查看,從層層枯草中,抱出一個繈褓中的女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