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刀搖搖頭道:我隻想最後再衝一次鋒,像個真正的軍人那樣。
這時,他的眼裏凝了淚,李連長的眼裏也潮濕了。
演習的日子到了,這是騎兵團的一次聯合演習,騎兵在前,步兵在後,他們要完成一次陣地地廝殺――騎兵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殺過去,步兵隨後排山倒海地趕到,勝利的旗幟插上了主峰陣地。由此,這次演習也結束了。
騎兵尖刀排在隊伍的最前沿,人和馬列隊呈雁陣狀。領頭的便是李連長和趙大刀,趙大刀騎著棗紅馬,馬兒似乎又嗅到了硝煙,亢奮得渾身發顫,不停地打著響鼻,嘶鳴著。趙大刀目視前言,手裏握著戰刀,胸前挎著衝鋒槍,目光堅定而沉靜,眉宇間透著一股殺氣。出生入死的頻繁戰事,早已曆練了他的成熟和穩健。眼前的趙大刀,又是一個英姿勃發的軍人了。
三顆信號彈騰空而起,那是衝鋒信號。騎兵風一樣地向前奔去,刀光劍影,殺聲雷動,快感電流般地在趙大刀的身體中流過,一股豪情從心底升起,伴隨著火光和硝煙,他向著軍人的理想之地勇猛進發。
騎兵的後麵是更為強大的步兵,潮水般湧上陣地的主峰。按照事先的準備,部隊攻克主峰,演習也就結束了。然而,趙大刀卻並沒有停下來,馬帶著人一直衝下去,衝下主峰,向前奔去,隻留下一聲馬的嘶鳴。趙大刀再沒有回一次頭。
李連長喊了一聲:趙大刀,停止前進。
趙大刀就像沒聽見一樣,李連長帶著幾名騎兵,追了過去。
一切都已經晚了,山崖邊,隻剩下了那棗紅馬。馬趵著山上的碎石,絕望地衝山穀長久地嘶鳴著。山穀靜寂,沒有一絲回聲。
李連長趕到了,衝著穀底大喊:趙大刀――
兵們也一起喊著:趙老兵――
趙大刀犧牲了,他完成了最後一次衝鋒,人卻從山崖上掉了下去。
關於趙大刀的犧牲,五連有著幾種說法。其一,有人證實,當尖刀排率先衝上主峰時,趙大刀的棗紅馬受驚了,一路狂奔,最後把趙大刀摔下山崖,自己卻停住了。也有人說:趙大刀為了保護馬不被摔下山崖,自己掉了下去。種種說法不一而足,但結果是一樣的,騎兵團五連戰士趙大刀,在演習中犧牲了。
馬起義軍長來了,他隻看到了趙大刀的墳。墳墓就在主峰高地上。他托著帽子,前前後後地繞著趙大刀的墳轉了三圈,然後衝隨行的人說:這是一塊好地方,作為陣地易守難攻,把趙大刀葬在這裏,好啊!
後來,人們都散去了,隻剩下軍長一個人時,他坐在趙大刀的墳前,高瞻遠矚地望著。有風吹過,樹葉沙沙地響起,蒿草浮起了波紋。
大刀,這回你不用跟我走了。
軍長還說:大刀,你總算永遠地留在這兒了,這是你的陣地,要把它守好啊。
說完,馬軍長站起身,戴上帽子,衝趙大刀敬了軍禮。他的右手放下時,臉頰上滾下兩行淚水。
從那以後,馬軍長仍時常到騎兵團。他一來,就騎上那匹棗紅馬,到趙大刀的墳前坐一坐。有時會點上一支煙,青煙嫋嫋地燃著,馬軍長低聲地和趙大刀說上一會兒話。沒有人知道軍長說了些什麼,隻有軍長和趙大刀兩個人知道。
坐過了,也說過了,軍長牽著馬,一步步地走了。
樹葉和蒿草發出了沙沙的響聲,那是戰士趙大刀的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