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糊塗的人,在麵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懂得靈活應變。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是會麵對各種各樣的情況,不同的情況總是需要不同的應對方法。有時候,人需要做的是挺身而出,有時候,人就應該懂得糊塗。人不能總是仰著頭,有時候麵對比自己還低的門框,就應該低下頭;人也不能總是盤算著自己的得失,因為很多得失都是在無形之中,我們盤算不過來;人也不能總是看別人的行為方式,因為在更多時候,自己的行為方式顯然更加重要。
懂得糊塗的人,總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故意示弱,這其實是一種高端的智慧。人們都認為示弱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其實在特定的情境當中,權衡得失和利弊之後,很可能示弱是一種最佳的解決方案。能夠隱忍,並且還能夠將自己的地位放低一些,假裝自己糊塗不清,這樣的人,把自己放在一個相對低的位置上,能夠避免受到更大的傷害。
人生總是難得糊塗。擁有糊塗的人生觀能夠讓人們更愜意地享受人際交往,更舒服地享受人生。
智慧點睛
“糊塗”的人,總是能夠樂觀麵對生活,懂得知足常樂,能夠看開一切。這種自然閑適的人生觀,是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的。
大事專注,小事不較真
人生在世,我們總是想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有的人也許會說想要事業成功,有的人會說想要情感順利,有的人會說想要很多金錢。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很多,但是人們真正想要的其實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和閑適的心情。如果能夠有這樣的心境,生活會變得更容易滿足。即便是沒有到達大富大貴的境界,也可以有很灑脫的態度。想要真正得到這些,達到這樣的人生境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大事專注、小事不較真。
在大事上專注,就是說我們要把握好大的做事脈絡,這樣才能夠走好每一步。所謂一些大的事情,其實就是涉及宏觀問題的事情,比如:方向性、原則性、持續性。我們與人交往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要明白自己始終要往一個方向去努力,並且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要盡量保持這樣的目標,才不至於讓自己走歪。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還應該有自己的原則或底線。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夠接受和承受的底線,這就是我們的做事原則。我們遇到這些大的原則問題時,不能總是妥協,否則會丟掉真實的自己。與人交往,還要注重時間性。我們都希望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是長長久久的,這就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和付出。
在大的問題上要有自己的堅持,但是在小的細節上也要學會不較真。當我們把握好大的原則之後,就能夠把握好做事的方向,這時我們就不需要事事都苛求了。比如,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小問題。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達到一種完美的狀態,我們隻需適當要求自己,比如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或者盡力完成,這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朋友有一些缺點或不足,但是我們不能要求自己的每個朋友都完美無缺,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我們應該學會和朋友以一種友善的方式相處。
春秋戰國時期,鄭靈公有一個宗室貴卿,他的名字叫宋。有一次鄭靈公大宴群臣,給所有的賓客分魚吃。但是分到宋的時候,就說已經沒有了,故意不給他。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在這麼多人麵前這樣,覺得很丟麵子。於是宋惱羞成怒,跑到靈公麵前,用手從靈公的鼎裏取出一塊魚吃掉。靈公看到宋的表現之後非常生氣,罵宋無禮,還聲稱要斬了宋。後來很多大臣都下跪求情,宋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後來有人勸說宋,說他應該向靈公謝罪,但是宋說:“慢人者,人亦慢之。他先輕視和戲弄我,還不覺得愧疚,反而責備於我,真是昏君。”後來,靈公外出秋祭的時候,宋買通侍者殺了他。
在這個故事中,宋就是做事有度的人。應該承受的時候就要承受,應該較真的時候就要較真。
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尤其要這樣。專注和認真是做事的前提,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夠保證自己做人做事的質量。但是我們不能事事都太認真,否則會成為斤斤計較的人。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果太過於較真,對任何事情都看不慣,對什麼事情都有意見,什麼朋友都容不下,那就會將自己與整個社會隔絕開來。這樣的人,一定是孤獨的人。
要想做到小事不較真,我們就要明白人非聖賢。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小小的缺點,我們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用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但是應該用縮小鏡看別人的缺點。人與人的相處其實就是這樣的過程,在相處的過程中互相諒解,才是真正有智慧的體現。
要想做到小事不較真,我們還要有廣闊的胸襟。古往今來,能夠成就大事的人,都是能夠諒解別人的人。在做事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容忍別人,就能夠讓自己更加順利。始終對人客客氣氣、和和善善,別人自然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你。那些所謂的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不管什麼事情都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議論,完全容不得別人。這樣的人,人們也會避而遠之。
要想做到小事不較真,我們還要有包容的態度。其實每個人對完美的理解和認識都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或許在我們看來很重要的事情,別人覺得很無所謂;相反,別人覺得重要的事情,我們也可能覺得無所謂。所以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對很多小事不要過多在意,隻要不影響到大局的發展,這些小事情都是沒有關係的。
在衡量是否需要較真的時候,我們要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也都有自己想要堅持做的事,對待自己和對待別人,都應該把握好度,才能得到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