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陝甘回民起義成為了曆史,善後工作也進入了尾聲。左宗棠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但留給他休息的時間是有限的,還有更緊迫的使命等著他去完成。這就是我國的新疆陷入了空前危機之中,急需一名能征善戰、文武雙全的人去把失去的領土爭奪回來。
我們知道,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西漢年間,中國的文獻中就把這裏稱作西域。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漢政權曾兩次派張騫通西域。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西漢政府又命鄭吉為西域都護,還設都護府代表中央政府行使權力。到了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開始勘定西域,四年後將西域改名新疆。清政府還在伊犁(今伊寧市)設伊犁將軍,為新疆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另設烏魯木齊都統,為該地區的軍政長官,地位僅次於伊犁將軍。
如今,我們耳邊依舊回蕩著左宗棠在第一次會試失敗後曾寫的《燕台雜感》,尤其第三首寫道:
西域環兵不計年,當時立國重開邊。
橐陀萬裏輸官稻,沙磧千秋此石田。
置省尚煩他日策,興屯寧費度支錢?
將軍莫更紓愁眼,生計中原亦可憐。
在詩中,左宗棠歌頌了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加強新疆政治、軍事設施,鞏固西北邊陲的功績。同時,他又譴責了乾隆以後的邊疆大吏不善經營,無所作為的行為。
現實的確是這樣的,隨著清朝政府的統治越來越腐敗,新疆的反清勢力也越來越活躍起來。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新疆便爆發了以回族、維吾爾族為主的大規模反清運動。起義隊伍迅速控製了新疆全境,但起義軍內部卻由於爭權奪勢而分化為五個封建割據勢力。它們是以喀什噶爾(今喀什市)為中心的金相印、司迪克政權;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妥得璘(妥明)政權;以庫車為中心的黃和卓政權;以和闐為中心的瑪福迪、哈比布拉汗政權;以伊犁為中心的邁孜木雜特政權。這些割據政權的混戰給伺機入侵新疆的外國侵略者提供了便利條件。
同治三年十二月(1865年1月),因為軍事上的失利,金相印、司迪克向新疆以西的浩罕王國求助。浩罕王國乘機派阿古柏領軍進入了新疆。
阿古柏是何許人也?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阿古柏本名叫穆罕默德·雅霍甫,1820年出生於塔什幹附近的一個村子裏。有人說他是烏茲別克人,也有人說他是塔吉克人。出生不久後,父母便離異了,跟隨母親生活的阿古柏在數年後又成了孤兒。年輕時他曾擔任過舞師,後來,憑借這個職業和一套善於攀附、逢迎權貴的本領,先後擔任浩罕汗國的軍政要職,曾領兵抵抗沙俄的入侵。1860年左右,晉升為阿克麥吉特(今納羅夫斯基)伯克,成為擁有自己勢力的一方諸侯。從此,人們尊稱阿古柏為“雅霍甫伯克”。
可見,阿古柏是一個善於鑽營、投機、玩弄陰謀詭計、見風使舵和野心勃勃的人。這次來新疆,他僅僅是為了幫助金相印、司迪克謀求利益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阿古柏先後攻下天山南路的英吉沙爾(今英吉沙縣)、喀什噶爾、葉爾羌(今莎車縣)、和闐(今和田縣)等地。所以,以和闐為中心的瑪福迪、哈比布拉汗政權被吞並了。
同治六年(1867年),阿古柏向東侵犯,又攻占烏什、阿克蘇和庫車。以庫車為中心的黃和卓政權也被消滅了。年底,阿古柏在喀什噶爾悍然宣布建立“哲德沙爾汗國”(意即七城汗國),自立為汗,據有南疆。
同治九年(1870 年),阿古柏勢力又向天山北路擴展,在北疆打敗妥得璘政權,占取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地。
於是,阿古柏的武力侵占在新疆達到了最高峰,控製了整個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區,整個新疆幾乎淪為異域,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中。
西方最著名的戰略地理學家麥金德認為中亞地帶是世界的心髒,而亞洲、歐洲、非洲構成了“世界島”,誰要能控製世界的心髒,誰就能控製世界島,進而統治全世界。所以,在多災多難的晚清,不僅有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兩個帝國早已對新疆覬覦有加,同時將黑手伸向了中國的新疆。
先看狼子野心的俄國,它是攫得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和西北地區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裏的領土。貪婪的俄國不會滿足,接著又把侵略目標對準南疆,試圖把喀什噶爾置於沙俄的魔掌之下。
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阿古柏先後侵占了喀什噶爾和烏魯木齊。這個沒什麼要緊的,新疆大得很。晚了一步的俄國便在同治十年五月十七日(1871年7月4日)出兵侵占伊犁,宣稱伊犁永遠歸俄國管轄,還放風說要帶兵前往烏魯木齊。很顯然,俄國是想把新疆據為己有。
不過,清政府是軟柿子,可以隨便捏,阿古柏就不見得能隨便捏了,所以,俄國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同治十一年,俄國向喀什噶爾派出使團,與阿古柏訂立《喀什噶爾條約》,以承認阿古柏政權為交換條件,俄國得到在南疆通商等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