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說“做得夠好了”(1 / 1)

“如果大家做得不好,那麼,微軟離破產就隻有15個月!”這是比爾·蓋茨時常訓誡員工的話。這話聽起來有些聳人聽聞,然而,細細品味,確實發人深省。

很久以前,一位富翁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他把仆人叫到一起並把財產委托給他們保管。依據他們每個人的能力,他給了第一個仆人十兩銀子,第二個仆人五兩銀子,第三個仆人二兩銀子。第一個仆人用十兩銀子經商並且賺到了十兩銀子。同樣,第二個仆人用那五兩銀子也賺了五兩銀子。但是拿到二兩銀子的第三個仆人卻把它埋在了土裏。

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主人遠行回來與他們結算。拿到十兩銀子的仆人帶著另外十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

同樣,拿到五兩銀子的仆人帶著他另外的五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最後拿到二兩銀子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把錢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那麼你就應該把錢存到銀行家那裏,以便我回來時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後再把它給有十兩銀子的人。我要給那些已經擁有很多的人,使他們變得更富有;而對於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甚至他們有的也會被剝奪。”

這個仆人原以為自己會得到主人的讚賞,因為他沒弄丟主人給的那二兩銀子。在他看來,雖然沒有使金錢增值,但也沒丟失,就算是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務了。然而他的主人卻不這麼認為。他不想讓自己的仆人順其自然,而是希望他們能主動些,永遠不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在公司中,也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人,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了。當任務完成得不理想時,他們總是習慣說:“我已經做得夠好了。”工作中習慣於說自己“做得夠好了”的人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每個人的身上都蘊含著無限的潛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給自己定一個較高的標準,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我,那麼你就能擺脫平庸,走向卓越。

彼得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以前他隻是一個普通的推銷員。他發奮工作的原因是他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擁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在這句話的激勵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態度,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可以和客戶成交的機會。於是,他製訂了嚴格的工作計劃,並付諸於每一天的工作中。三個月後,他回過頭看看自己的工作進展,發現業績已經增加了兩倍。數年以後,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檢驗著這句話。

每個人都有一種突出的才能,各有特色,不盡相同。無論你的特色是什麼,你都不要把它藏起來,你應該積極地把你的才能發掘出來並發揮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麵#性愛小說對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事物永遠沒有“夠好”的時候,隻有把它“做得最好”才能真正成功。

無論客戶、上司還是老板,真正存心挑剔的時候並不多,他們提出的要求,都是迫於某種需要。客戶擔心產品出問題;上司怕工作質量影響業績;老板則更是迫於市場的巨大壓力才嚴格要求,因為他從來都無法對市場說:“我已經做得夠好的了,你降低要求吧!”市場是無情的,有時可能隻比競爭對手稍遜一點點,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當每個員工將“做到最好”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並獲得更多的回報。

當然,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把“我已經做得夠好的了”當成一種習慣時,其後果將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機取巧也許隻會給你的上司和公司帶來一點點經濟損失,但它卻影響到你個人前途的發展。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是一句值得每個職場中人銘記一生的格言。有很多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工作敷衍了事、糊弄的態度,終其一生都處於社會底層,更談不上成就事業了。細想一下,你的內心也應該有所觸動吧?

小說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做好在職的每一天最新章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