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進步一點點(1 / 2)

偉大的成就通常是一些平凡的人們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取得的,他們注重細節,每天懂得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就前進一大步。對那些勇於開拓的人而言,生活總會給他提供足夠的機會和不斷進步的空間。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就是最成功的人。

眾所周知,日本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向來以品質卓越著稱,不論是電子產品、家用電器還是汽車,日本的產品品牌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日本為何對於企業品質有如此高的重視程度呢?“二戰”結束後,一位美國的品質大師戴明博士到了日本,對日本企業界提出“品質第一”的法則。他告訴日本企業界,要想使自己的產品暢銷全世界,在產品品質上一定要持續不斷地進步。

戴明博士認為:產品品質不僅僅要符合標準,而且要無止境地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時有不少美國人認為戴明博士的理論很可笑,但日本人卻完全照做。今天日本企業的產品在世界上取得了輝煌成就,他們將功勞歸於戴明博士,甚至將頒發給先進企業的獎項稱為戴明獎。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一年虧損數十億美元時,他們邀請戴明博士回來演講,戴明仍然強調要在產品品質上每天進步一點點,持續不斷地進步,一定可以使公司起死回生,振興發達。結果,福特汽車公司按照這一法則貫徹3年之後,便扭虧為盈,一年淨賺60億美元。

前洛杉磯湖人隊的教練派特雷利在湖人隊最低潮時,告訴球隊的12名隊員說:“今年我們隻要每人比去年進步1%就好,有沒有問題?”球員們一聽:“才1%,太容易了!”於是,在罰球、搶籃板、助攻、攔截、防守五方麵每人都各進步了1%,結果那一年湖人隊居然得了冠軍,而且是最容易的一年。

有人問派特雷利教練,為什麼這麼容易得到冠軍呢?教練說:“每人在五個方麵各進步1%,則為5%,12人一共60%,一年進步60%的球隊,你說能不得#性愛小說冠軍嗎?”

其實,職場中人也可以遵循這個法則,讓自己每天進步1%,隻要你保證每天進步1%,就不必擔心自己不成功。在每晚臨睡前,進行自我分析:今天我學到了什麼?我有什麼做錯的事?今天我有什麼做對的事?假如明天要得到我要的結果,有哪些錯不能再犯?

實際上許多人都明白自己在工作中該做些什麼事,可就是拿不出行動來,根本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每天進步一點點是製定未來目標的原則。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結果。

目標是對於我們所期望成就的事業的真正決心。目標比幻想好,因為它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

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動。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做事的道路上徘徊,永遠到不了任何一個地方。

成功是誘人的,它要求你的一切工作都有益於人生的追求,都是深刻的。

為了這種深刻,你不得不放棄一些簡單而又原始的豐富。

這永遠是一個人生中的兩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