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桓玄篡晉(2 / 3)

司馬道子,紈絝男一枚,東晉第九任皇帝孝武帝司馬曜是他一奶同胞的親哥哥。因為這層關係,司馬道子被皇兄重用,朝廷內外工作一把抓,既是宰相,又是“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司令官。

哥哥是皇帝,弟弟是宰相兼國防部長,這哥倆貌似很和諧。不過“哥倆好”的和諧局麵沒有維持多久就破裂了,司馬道子咄咄逼人的搶權態勢讓皇帝哥哥很惱火,兩個人因此交惡,你提防我我提防你,經常私下裏互相拆台,要不是太後媽媽從中做勸和工作,兩個人早就光著膀子幹上了。

這哥倆有個共同愛好:喝酒。都是嗜酒如命的酒徒,對他們而言,酒和美女同等重要,一個都不能少。

不過很快他們就因喝酒喝出了事,兄弟倆都出大事了。

真是兄弟呢,愛好一樣,連出事都一樣,都同樣是栽倒在杯中物上。因為喝酒,皇帝哥哥失去了性命,宰相弟弟丟掉了權力。

孝武帝司馬曜的死可用大家很熟悉的“紅顏禍水”四個字來概括,“紅顏”是指美女,“禍水”則指美酒。

孝武帝的酒癮很大,貌似喝酒是主業,當皇帝隻是兼職副業,每天昏醉的時間比清醒的時間多,這樣的情形不喝得老婆背靠背才怪!

有一天,孝武帝又在內宮喝起了花酒,眼前有美女跳舞奏樂,左右有妃嬪簇擁服務。

當時孝武帝最喜歡的女人是張貴人,二十五六七八九歲的年齡。按說這個年齡段的女人是風韻正盛的時候,尤其是被選進宮廷服侍皇帝的女人,漂亮自不用懷疑,孝武帝那麼多嬪妃,單對張貴人情有獨鍾,足見其魅力不凡。

大概是皇帝身邊的青春美女太多了,時間一長,孝武帝審美疲勞,生出想移情別戀的念頭,於是幾兩小酒下肚後,醉醺醺地對張貴人說:“汝以年亦當廢矣,吾意更屬少者。”

孝武帝的話說得很直接,大意是:女人三十豆腐渣,你今年都快三十了,已經到了該廢黜的年紀,我更喜歡比你年輕貌美的女孩!

此話一出,孝武帝就等於是自己判了自己死刑。張貴人聽了皇上的酒後真言,害怕將來自己被打入冷宮,當晚就叫一個宮女用被子將躺在床上醉得不省人事的孝武帝給悶死了。

這位張貴人心理素質相當好,殺死皇帝後,她還鎮定自若地向朝廷報案,解釋孝武帝的死因是:因魘暴崩。

這死因很特別,說是皇帝在睡夢中遇到鬼怪,不幸突然逝世,請節哀順變。

這麼個比穿越小說情節還離奇的皇帝駕崩原因竟然被當成事實,沒人去立案調查,也不知道後來這皇帝的訃告是咋寫的?太荒唐了。

看似荒唐,其實正常。因為孝武帝善後事宜是手握重權的司馬道子主持的,這位和皇兄矛盾重重的皇弟見哥哥死了,驚喜都來不及,哪還可能去追查死因?指不定心裏還想給張貴人頒發個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獎杯呢。哥哥不死,他哪能有機會掌控國家權力呢?

一母所生的弟兄竟是如此絕情。在權力的誘惑麵前,沒有“打虎親兄弟”這一說,兄弟們個個都想成為武鬆,都想把同胞弟兄當成景陽岡的老虎。

作為皇帝,孝武帝死得很難看,也很特別。因為他是死於宮女之手的皇帝,這種情況極為特殊。中國曆史上死於謀殺的皇帝很多,但被後宮宮女謀殺致死的皇帝,孝武帝是唯一一個。十一個世紀後的明朝也曾發生過一次後宮女人謀殺皇帝案,但被謀殺的皇帝並沒有死亡。當時的明世宗朱厚璁,因為用性變態的方法摧殘後宮婦女,差點被不堪忍受的宮女楊金英等人用布條勒死,但最終由於宮女們緊張過度而使明世宗僥幸不死。

孝武帝司馬曜死後,司馬道子成功奪取了權棒,因為繼任皇帝司馬德宗是個傻冒,國家一切都由輔政的司馬道子說了算。

晉安帝司馬德宗是司馬曜的長子,這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傻子,史料說他“幼而不惠,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饑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

東晉總是不缺“曆史之最”,這個司馬德宗皇帝是中國所有皇帝中最傻的皇帝,他若說他是二傻,沒人敢稱是大傻。司馬德宗天生白癡,且是個啞巴,連春夏秋冬、冷熱飽餓都分不清,吃飯睡覺必須要人幫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有人問,既然他是個傻子,為什麼還讓他當皇帝呢?

這和古代皇權繼承製度有關:立嫡以長、立長不立賢。皇後的長子是皇帝的天然繼承人,隻要他在世,其他皇子一律無條件靠邊站。你智商比他高,你學曆比他高,你功勞比他大,那也不行,他是老大,龍椅必須由他坐。所以,盡管司馬德宗還有個聰明的同母弟司馬德文,但一樣沒有當皇帝的份。

司馬家還有個傻皇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即西晉的第二任皇帝晉惠帝司馬衷。他也是傻到了一定境界,聽到禦花園裏青蛙叫,他問左右侍從:“此鳴者為官乎,私乎?”

這青蛙是為公家叫還是為私人叫呢?

在天下百姓因災荒缺糧而紛紛餓死時,他又搞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天下第一問:“何不食肉糜?”

他們沒糧食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這些話的搞笑指數不亞於相聲小品裏抖出的語言包袱,如果不是有史料記載,真不敢相信這是出自皇帝之口。

這一南一北、一前一後的兩個皇帝是司馬家眾多皇帝的代表,縱觀魏晉兩朝,除了司馬懿,司馬氏幾乎沒有英明人物,兩晉皇帝更是昏庸糊塗者相繼,這個家族中普遍存在著呆傻、早夭等不良現象,很多皇族子女都活不到成年就莫名其妙地得病身亡。像孝武帝司馬曜的父親簡文帝司馬昱在生下司馬曜、司馬道子兄弟之前,先後有四個兒子夭折。所以著名學者柏楊在他的史作中認為司馬家族血液不清潔。這可能是遺傳基因問題,家族基因中先天存在的東西,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