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在辦案過程中,為了案件的偵破,避免不了與犯罪嫌疑人和證人進行會話,在這一過程中,FBI探員向犯罪嫌疑人和證人提出問題,就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雖然對很多問題,他們隻需要單刀直入地提問,但為了緩解嫌疑人和證人緊張、尷尬的心理,以及巧妙地引出更多線索,他們在提出問題時,往往也會采取一定的技巧。
不然,一旦引起嫌疑人和證人的厭倦情緒,他們就會采取敵對態度,做出防衛反應,這樣雙方就很難合作了。所以,為了快速切入話題,順利完成審訊任務,FBI探員不僅會注意自己說話的態度,同時也會講究話語的使用技巧。
可見,在會話中,采用提問切入話題的方式,絕對不是隨便地提問,而是有講究的,也就是說,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則,可能導致事與願違。那麼,在交流時,如何進行提問才對順利完成交流過程有幫助呢?
1.有意義地提問
會話時,在提問之前需要認真思考,不能做應急反應的隨意提問。畢竟溝通能夠體現一個人的自我形象,一個簡潔的、有意義的提問,可以給人留下成熟睿智的印象,而唐突地提問,則往往使人陷於尷尬境地——或者對方不知道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或者他不清楚是否應該給予回答,甚至不清楚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去回答。尤其在與上級或資深人士交流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在提出問題時,要清楚自己要問什麼、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是否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等等。
2.邊看邊問,邊聽邊問
在很多時候,有準備的提問,不是說就一定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全部拿出來,而是需要邊看邊聽,並在這一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當然,通過調整,可能有一些事先準備的問題就不需要再提出了。其實,這是一種必要的變通,也是在會話過程中應該懂得的問題。一個人能否在會話時,提出有水準、有價值、對持續交流有幫助的問題,從某種意義方麵來講,也是對其觀察能力和傾聽水平的考察。這種提問技巧,在訪談、彙報工作以及交流會等場合中,運用得比較多。如果掌握不好,可能會出現重複提問等情況。
3.選擇正確的提問方式
在提出問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問話方式,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對方的反應也一定不同,得到的回答也不會相同。一般情況下,提問的方式有這樣幾種:(1)問:將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直接提出來。
(2)反問:從相反的方向提出問題,這樣對方就隻能做出回答。采用這樣的提問方式,目的就在於讓對方對問題無法回避。
(3)側麵提出問題:不直接將問題提出來,而是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迂回地轉到正題上來。
(4)設問:可以假設一個結論,並將其提出來,讓對方通過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繼而使其將問題回答出來。
(5)追問:抓住對方所談的問題,不斷進行提問,也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4.先提問題,再說背景
向對方提出問題時,要言簡意賅,不要囉唆,最好控製在20個字之內。如果需要介紹關鍵的背景資料,在點明問題之後再去加以介紹和解釋。一般情況下,要整理出三個以上的關鍵點,來支持問題或者結論,然後再繼續觀察。如果還有必須再說明問題和細節,才需要繼續說明。
5.把握提出問題的時機
在提出問題時,不可過於莽撞,什麼時候適合提出問題、應該提出怎樣的問題都是需要進行思考的。在一個好的時機提出合適的問題,對引起對方的注意大有幫助,這樣可以掌握主動權,使交流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下去。
6.充分考慮對方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在會話時,所麵對的不同對象會有不同的個人情況,如職業、年齡、身份、文化背景、性格、生活經曆等因素。因此,在提出問題時,也要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提問方式。如果對方具有雷厲風行的個性,你提出問題時就要簡潔明了;如果對方比較挑剔,提出問題時就要謹慎周密,以免惹麻煩;如果對方比較急躁,提問時就不能過於直白;對麵開朗者時,提出問題時就可以隨意一些。總之,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不可以千篇一律。
在會話時,想要掌握主動權,快速準確地切入話題,可以試著用提問的方式,並且掌握提問的技巧和方法,針對不同情況,恰當巧妙地拋出你的問題,引起對方的關注和興趣,使交流順利完成。
FBI前任代理局長弗洛伊德·I.克拉克曾經說過:“在實戰中不要被對手的外表所蒙蔽,更不要受到他們看似強大的氣勢的影響。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對手表現出的這些特征都是假象,這多半是他們試圖掩蓋內心惶恐不安的一種表現。而對待這樣的人,就要勇於揭穿他們,讓他們的心理防線迅速瓦解,如此一來,獲勝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
正如弗洛伊德·I.克拉克局長所說的那樣,現實中的一些犯罪分子確實善於為自己造勢。比如他們會通過抬高嗓音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謊言;通過借助環境或地形等方麵的優勢為自己營造強大的氣勢。但無論他們如何造勢,其內心的恐懼或不安都不會消失。而FBI也正是由於能看穿犯罪分子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才不會被他們製造出的強大氣勢所迷惑。在FBI實戰中,類似的案例非常多,而其中一件發生在弗洛伊德·I.克拉克局長身邊的案例尤為經典,這是FBI在實戰中看穿造勢者外強中幹內心世界的一次精彩對決。
在弗洛伊德·I.克拉克擔任FBI代理局長的1993年,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發生了一起持槍搶劫案——劫匪將一家大型珠寶店的店長劫為人質後迅速逃離至鳳凰城郊外的一處教堂。弗洛伊德·I.克拉克驅車追趕過來時,劫匪駕著人質早已進入到教堂裏。弗洛伊德·I.克拉克在教堂的二樓發現了綁匪,他正將刀子架在人質的脖子上,還大聲喊道:“不要過來!否則我就殺了她!”弗洛伊德·I.克拉克隻好站在原地。
過了一會兒,弗洛伊德·I.克拉克緩緩地對劫匪說道:“嗨,老弟,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先放了人質再說。”
聽罷此話,劫匪大聲說道:“讓我放了人質簡直是做夢!馬上給我找一輛去往機場的汽車,否則我將引爆身上的炸彈!”
聽到這裏,弗洛伊德·I.克拉克不禁被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知道窮凶極惡的犯罪分子什麼事情都可能做出來,但他在聽犯罪分子講話的過程中卻發現,犯罪分子在說話的時候雖然表現得非常凶狠(給人的感覺氣勢非常強),但其話語中卻透著一絲顫抖。
由此,弗洛伊德·I.克拉克初步斷定犯罪分子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做出這一判斷之後,弗洛伊德·I.克拉克以安排逃生汽車為由走出了教堂,隨後他迅速撥打了要求支援的電話,並在電話中對抓捕行動進行了部署。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後,弗洛伊德·I.克拉克再次找到藏在教堂裏的犯罪分子,並告之為其提供的逃生車輛已經準備好。聞語,犯罪分子隨即便架著人質走出了教堂。
走出教堂後,犯罪分子正要走向汽車時,弗洛伊德·I.克拉克對其說道:“老弟,先放了人質吧!”
“少廢話,再囉唆我真的要引爆身上的炸彈了!”說完他還惡狠狠地瞪了弗洛伊德·I.克拉克一眼。
此時,弗洛伊德·I.克拉克清楚地感到,雖然犯罪分子的目光十分凶狠,但其聲音中依舊透著顫抖,並且他說話的同時,右腿還發生了輕微的抖動。弗洛伊德·I.克拉克憑借多年的實戰經驗認為,犯罪分子身上根本沒有炸彈,這隻是他為自己造勢撒的謊而已。為了能保護人質的安全不受傷害,弗洛伊德·I.克拉克認為,對付為自身製造氣勢的犯罪嫌疑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其實施攻心策略,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喪失抵抗心理。於是他一改此前平和的語氣,用嚴厲的聲音對犯罪分子大聲說道:“你在撒謊,你身上根本沒有炸彈!”
此話一出,犯罪分子猛地搖了一下頭,並且雙腿也在不自覺地發生顫抖。弗洛伊德·I.克拉克見此情況繼續大聲吼道:“放開人質,停止不必要的抵抗吧,這樣你才能有出路,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此時的犯罪分子聽完這些話後,再也沒有此前看似強大的氣勢了,身子一軟,癱坐在地上,而最終,弗洛伊德·I.克拉克沒費一槍一彈便成功抓獲了他。
事後對犯罪分子的訊問中,弗洛伊德·I.克拉克發現,正如自己的預測一樣,犯罪分子身上並沒有攜帶炸彈,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為自身提高“不可戰勝”的氣勢,以便迷惑FBI特工。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弗洛伊德·I.克拉克憑借超群的膽識以及獨特的慧眼看穿了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秘密,從而戰勝了他。
每當回想起這個故事時,弗洛伊德·I.克拉克都會這樣說:“在與對手交鋒的過程中,當看穿對手的心理秘密以後,提高說話聲調不僅在心理上能占據優勢地位,更重要的是這能讓對手受到驚嚇而不知所措。”他從多年的心理研究中發現,在與對手交鋒的過程中,說話的聲調必須要大,這樣才能在心理上占據優勢地位。如果在與對手交鋒中說話聲音小,而對手的聲音大,就會造成在心理上你輸給對手的情況。如此一來,還如何能鎮住對手呢?美國心理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說話聲音聲調的高低與其內心是否自信有關,很多時候,那些說話聲調小的人往往是一些不自信的人,而這樣的人與對手交鋒時又怎麼能有效地鎮住對手、一招製敵呢?因此,有時在與人交談時不能在聲調上輸給對方。
此外,在弗洛伊德·I.克拉克看來,對手即使把計劃做得再周密,為自身營造的氣勢再強大也會有疏忽的地方,即對手會露出“小尾巴”。很多時候,對手出現“小尾巴”是非常致命的,因為它能將對手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表露無遺。這樣一來,當有人發現並抓住其“小尾巴”後,也就等於抓住了他們致命的弱點,而在這個時候,對其展開語言攻勢就能擊破他們的弱點,從而達到鎮住對手的目的。
從弗洛伊德·I.克拉克解救人質這一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雖然起初他遇到了氣勢非常強的對手,但他並沒有受其影響,而是通過觀察和分析看穿了犯罪分子內心的秘密——外強中幹,最終用強有力的話語對其發起強勢攻擊,從而取得了勝利。而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通過這種方式應對自己的對手。
國際著名談判專家羅傑·道森曾經說過:“在與別人說話的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對方的言行以及情緒變化,並用一針見血的說話方式與其進行交流,這樣才能與其有效地建立起良性的溝通,在提升自身語言魅力的同時,也讓別人被自己的語言魅力折服。”在這段話中,羅傑·道森所強調的就是一針見血的說話方式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談判專家,羅傑·道森知道與對方溝通時應該采取什麼樣的說話方式,能夠在交談中取得成功。在他看來,在眾多說話方式中,一針見血的說話方式有時可以發揮出非常好的溝通效果,更是讓自身言語瞬間充滿極強魅力不可或缺的方式。
20世紀90年代初,羅傑·道森運用一針見血的說話方式與伊拉克前總統進行了談判,並成功說服薩達姆釋放一名被綁架的美國人質。這一天,羅傑·道森剛參加完會議準備回家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電話中的人傳來急迫的聲音,聲稱自己在科威特石油公司的一位親戚被薩達姆的衛隊扣為人質。電話裏的人非常誠懇地邀請羅傑·道森為談判代表,聲稱“就算傾家蕩產也要贖回他的親屬”。此時電話裏的人大哭了起來,羅傑·道森勸慰了他,並告訴他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將他的親屬贖回,雖然這個人對羅傑·道森的談判能力表示認可,但他還是對羅傑·道森“不花一分錢就可以贖回自己親屬”的話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