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媚娘密謀遷都洛陽,慫恿李治嵩山封禪(1 / 3)

悲傷的情緒使李治本就嚴重的病情雪上加霜,漸露下世之兆,張文仲為首的禦醫束手無策,於是廣招高僧高道作法祈福。媚娘蠟燭兩頭燒,既舍不得拋下政務,又不便離開李治身邊,索性發下善心,叫後宮所有嬪妃都來陪伴皇帝——說是所有嬪妃,其實不過是徐婕妤為首的六七人,媚娘獨霸宮闈二十多年,別人莫說侍寢,連接近李治的機會都沒有。貴妃、賢妃、德妃早在寂寞中黯然死去,李上金之母楊婕妤也因兒子削爵愁苦而死,九嬪、二十七世婦已凋零得差不多,這些年除了補進一個有名無實的上官婉兒,後宮竟未添新人。唯有徐婕妤心如止水、清靜自守,連弟弟徐齊聃貶死外地她都未受波及,至今尚被優容。

媚娘這個安排很高明,那碩果僅存的幾個女人從未受天皇寵幸,卻不得不為天皇的病操心——日子過得再寂寞,好歹在宮裏還有錦衣玉食,天皇若一命嗚呼,他們無兒無女就要去當尼姑啦!故而喂藥的喂藥、燒香的燒香,伺候得很周到,為媚娘省了不少事。

每逢齋戒之日,媚娘也素衣披發,跟徐婕妤等一起在佛前禱告,祈求上蒼保佑李治。雖說夫妻為了權力勾心鬥角半輩子,但感情還是有的,也曾相濡以沫琴瑟和諧,她也不願李治撒手離去。更重要的是,她的權力布局尚未完成,現在朝中至少還有三個人能阻礙她,必須挺過這一陣再作計議。

或許是媚娘的執著感動了上蒼,亦或許是李治命不該絕,在熬過寒冬之後李治病情有了好轉,臉上漸漸恢複光彩,不但食欲增加,還常想到宮苑裏看看,哪怕走路吃力,也要坐在胡床上賞賞春花。媚娘暗自慶幸,不知念了多少聲阿彌陀佛。仲春二月,正是萬物複蘇生機盎然之時,喜訊傳入宮中,李治精神為之振奮——太子妃韋氏生下個男孩,東宮嫡子誕生啦!

一時間李治的病仿佛去了大半,忙叫李顯把孩子抱進宮來,並為之取名為李重照,希望這孩子的出生能帶來光明,照亮大唐社稷。隨後,許久沒有視朝的李治又蹣跚著登上含元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宣布改元永淳——雖說開耀年號橫跨兩個年頭,卻是上年十月才用,實際還不到五個月。改元不是換個紀年這麼簡單,一切朝廷行文乃至印信都要變更,不過百官也習慣了,又逢大喜之日,誰也不會掃興,連連高呼萬歲。

然而李治接下來的一句話卻令所有人震驚:“東宮嫡子重照天生貴氣、相貌非凡,朕決定冊立他為皇太孫!”

出生不滿十天的嬰兒就被確立為帝國繼承人,天皇也太心急了吧?百官一時驚駭。坐在珠簾後的媚娘也不禁悻悻然瞟了丈夫一眼——剛活過性命,又開始玩心眼兒,真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李治當然不是真看出李重照有貴相,而是要給李顯加一道保障。畢竟李顯入主東宮才兩年,莫說資望無法跟李弘、李賢相比,才智也多有不及,眼瞅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濟,萬一哪天撒手而去,李顯難負眾望。現在增立一個皇太孫,就把他們父子倆的地位都鞏固了,一者傳承明確互相拱衛,再者萬一李顯無德無能,若能著力培養一個優秀的孫子,國家也還有希望。

悲傷的情緒使李治本就嚴重的病情雪上加霜,漸露下世之兆,張文仲為首的禦醫束手無策,於是廣招高僧高道作法祈福。媚娘蠟燭兩頭燒,既舍不得拋下政務,又不便離開李治身邊,索性發下善心,叫後宮所有嬪妃都來陪伴皇帝——說是所有嬪妃,其實不過是徐婕妤為首的六七人,媚娘獨霸宮闈二十多年,別人莫說侍寢,連接近李治的機會都沒有。貴妃、賢妃、德妃早在寂寞中黯然死去,李上金之母楊婕妤也因兒子削爵愁苦而死,九嬪、二十七世婦已凋零得差不多,這些年除了補進一個有名無實的上官婉兒,後宮竟未添新人。唯有徐婕妤心如止水、清靜自守,連弟弟徐齊聃貶死外地她都未受波及,至今尚被優容。

媚娘這個安排很高明,那碩果僅存的幾個女人從未受天皇寵幸,卻不得不為天皇的病操心——日子過得再寂寞,好歹在宮裏還有錦衣玉食,天皇若一命嗚呼,他們無兒無女就要去當尼姑啦!故而喂藥的喂藥、燒香的燒香,伺候得很周到,為媚娘省了不少事。

每逢齋戒之日,媚娘也素衣披發,跟徐婕妤等一起在佛前禱告,祈求上蒼保佑李治。雖說夫妻為了權力勾心鬥角半輩子,但感情還是有的,也曾相濡以沫琴瑟和諧,她也不願李治撒手離去。更重要的是,她的權力布局尚未完成,現在朝中至少還有三個人能阻礙她,必須挺過這一陣再作計議。

或許是媚娘的執著感動了上蒼,亦或許是李治命不該絕,在熬過寒冬之後李治病情有了好轉,臉上漸漸恢複光彩,不但食欲增加,還常想到宮苑裏看看,哪怕走路吃力,也要坐在胡床上賞賞春花。媚娘暗自慶幸,不知念了多少聲阿彌陀佛。仲春二月,正是萬物複蘇生機盎然之時,喜訊傳入宮中,李治精神為之振奮——太子妃韋氏生下個男孩,東宮嫡子誕生啦!

一時間李治的病仿佛去了大半,忙叫李顯把孩子抱進宮來,並為之取名為李重照,希望這孩子的出生能帶來光明,照亮大唐社稷。隨後,許久沒有視朝的李治又蹣跚著登上含元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宣布改元永淳——雖說開耀年號橫跨兩個年頭,卻是上年十月才用,實際還不到五個月。改元不是換個紀年這麼簡單,一切朝廷行文乃至印信都要變更,不過百官也習慣了,又逢大喜之日,誰也不會掃興,連連高呼萬歲。

然而李治接下來的一句話卻令所有人震驚:“東宮嫡子重照天生貴氣、相貌非凡,朕決定冊立他為皇太孫!”

出生不滿十天的嬰兒就被確立為帝國繼承人,天皇也太心急了吧?百官一時驚駭。坐在珠簾後的媚娘也不禁悻悻然瞟了丈夫一眼——剛活過性命,又開始玩心眼兒,真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李治當然不是真看出李重照有貴相,而是要給李顯加一道保障。畢竟李顯入主東宮才兩年,莫說資望無法跟李弘、李賢相比,才智也多有不及,眼瞅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濟,萬一哪天撒手而去,李顯難負眾望。現在增立一個皇太孫,就把他們父子倆的地位都鞏固了,一者傳承明確互相拱衛,再者萬一李顯無德無能,若能著力培養一個優秀的孫子,國家也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