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顯繼位,媚娘從中作梗(3 / 3)

群臣議論歸議論,其實多數人何嚐不是同裴炎一般看法?這位新皇帝荒唐貪玩是出了名的,而且任性拒諫,薛元超都叫他氣中風了,哪是個好伺候的主子?先不說辦事如何,就瞧他岔著雙腿、抱著烏紗往龍床上一坐,怎麼看怎麼別扭。孟子若活到今天,瞧見這位皇帝恐怕也得說那句“望之不似人君”吧?以後麻煩事肯定少不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但朝中也不乏精明之人,魏玄同、馮元常等人望著珠簾後端莊而坐的武太後,心中暗暗感歎——請神容易送神難,今日這女人往殿上一坐,什麼二十七天?二百七十天也未必,隻怕是手握大權不死不休啊!

二、懵懂天子

便如有識之士猜測的那樣,媚娘既掌大權就不打算再放手,為了以後執政更順暢,也為了限製李顯的作為,她必須在這短短二十七天內做足文章。

不過凡事力求穩妥,越是大利當前越不能露出急不可耐的痕跡,因此執政的前幾天她沒有任何大舉措,隻是關注修陵和地方財稅豐歉等事,直至十二月十七日才頒布第一道重要詔令——加封宗室諸王。

現今高祖、太宗諸子在世者共計七人:加封韓王李元嘉為太尉、霍王李元軌為司徒、舒王李元名為司空,此為三公,正一品;魯王李靈夔為太子太師、越王李貞為太子太傅、紀王李慎為太子太保,此為東宮三師,從一品;就連素來貪暴豪奢的滕王李元嬰也加了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散官。除此之外所有宗室親王、郡王各加食封一百戶,公主加五十戶,就連一直受媚娘排擠的李素節、李上金,乃至蕭淑妃所生義陽、宣稱二公主也有份。

這一係列的封賜著實令朝廷忙了好幾日,但得到封賞的宗室諸王頗感欣慰——平心而論大多數李唐宗室對媚娘並無好感,且不論她身侍父子兩代天子給皇家帶來的醜聞,單是貶斥皇子,苛待常安公主、東陽公主等事就足以惹起公憤。誰也沒料到,新皇帝繼位之初她竟會釋出這麼大的善意。雖然三公、三師都是坐而論道的榮譽官職,但地位崇高,此舉無疑體現了她親親睦祖的誠意,須知李世民、李治都不曾做到她這個份兒上。因此宗室對她的看法頗有轉變,也對自身政治前途多了幾分期許。

時隔七天,至二十一日,太後的新一輪賞賜又開始了,這次是給大臣的:宣布侍中裴炎轉任中書令,此為正三品平級遷轉,但是為突出其顧命大臣身份,將原本設在門下省的政事堂遷至中書省,依舊由裴炎主持宰相會議;德高望重的太子少傅劉仁軌轉任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尚書左右仆射原本也是宰相,但是官秩從二品,比中書令、侍中高一階,所以擔任此職者不易再調動,即便轉任其他兩省長官也是左遷,實在不方便。所以自戴至德去世、劉仁軌辭相之後不再輕授,也不再視為宰相,改由四品的尚書左右丞主持本省事務。這次媚娘既授仆射又授同三品,等於讓劉仁軌再次拜相,屈指算來這已是他第四次擔任宰相,莫說唐朝沒有先例,就是上溯秦漢也沒有哪個人四度為相,真是無比風光。不過八十多歲的老叟不可能折騰到洛陽,隻能繼續留守長安。

三天後聖旨又降:黃門侍郎、同平章事劉景先在天皇臨終前參謀政務建樹頗多,晉升侍中。其餘的郭正一、魏玄同、郭待舉、岑長倩四人由同平章事轉為同三品,給予正式的宰相身份。這還不算完,內外文武百官都晉升一階,三品以下者還要賜爵一級。

滿朝文武得到賞賜無不額手稱慶,若不是還穿著孝服,隻怕早就樂出聲來了。百官向李顯叩拜,齊呼萬歲,但心裏真正感激的人卻是武太後——看來隻要太後在,大夥就不必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顧慮!

除了雨露均沾皆大歡喜,還有一群人特別受照顧,那就是東宮僚屬,在天後授意下,他們很快得到提升,有些人甚至連升數級:太子中允姚令璋升為兵部侍郎、太子衛率蔣儼升為右衛將軍、太子通事舍人郭翰升為秘書郎、太子侍讀袁利貞升為祠部員外郎、太子侍讀崔融為監察禦史……一時間官場上下對這些人羨慕不已,皇帝還未親政,屬臣們就已升官,再過幾年還不得封侯拜相?

此時非但百官稱慶,連原本應該親操皇權的李顯也很高興。因為還未正式獲得權力,先帝梓宮又停於宮中,他還要在東宮居住一段。可現在他已感受到自由,那些成天在他耳邊嘮嘮叨叨的人都不見了,轉瞬之間偌大的東宮班底隻剩不到十人,而且留下的都是“不討厭”的臣子,他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再沒人阻攔,原來當皇帝感覺這麼好!

不過也有美中不足之處,那就是手中尚無實權,每隔一天舉行的朝會不過是旁聽而已,群臣的奏疏也一份都沒見到。不過在李顯看來這隻是小問題,畢竟自己還未親政嘛,而且就剩兩天了,隻要過了這兩天他便可大顯身手,讓天下人看看自己的雄才偉略。他簡直想擺酒慶賀一下,但身在孝中總得顧點兒體麵,暫時先和屬臣下下棋吧。

此時東宮重要屬臣隻剩太子洗馬田遊岩、太子舍人裴懿和周思茂、太子文學周思鈞以及詹事司直楊炯。其中裴懿、楊炯留在長安侍奉皇太孫,根本沒來洛陽;田遊岩是天皇從嵩山請來的道家隱士,原本是侍奉李賢的,延留在東宮,此人僅是暢談黃老、坐鎮風雅,從不過問世事;現在陪李顯消遣的唯有周思茂、周思鈞。

人走時運馬走膘,周氏昆仲是何等才子?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手談之技也非等閑,這幾日雙戰李顯竟也連連落敗。眼下這盤又有些不保,哥倆皺著眉頭冥思苦想,李顯得意揚揚:“怎麼樣?這次服了吧?”

周思鈞兀自嘴硬:“陛下連贏數盤非技藝過人,皆是機緣巧合。臣就不信不能扳回敗局!”話說得挺豪氣,卻一直舉棋不定。

一旁的周思茂也絞盡腦汁,過了半晌終於苦著臉勸道:“二弟,咱還是認輸吧,下到此處已是死局,注定扳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