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你給哪個乞丐錢(2)(1 / 1)

不過,這樣一個小事情能夠傳為佳話,正說明並非所有人都能看待別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並因此善待別人的孩子。陶淵明切切叮囑,也許恰恰是因為他擔心兒子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在心理谘詢中了解到,沒有什麼策略是完美的,任何策略都有其局限性。"推己及人"策略也是一樣。有局限性的策略依舊可用,並不需要因此而推翻,但是,對局限性進行分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使用這個策略。可用時用,不可用時則不用,需要調整後用則調整後再用。如果把孟子的策略當作天下真理,任何情境下都拿來濫用,則效果必定堪憂。

作為心理學家看,這個策略的使用,首先是一個人確實"老吾老"。這個前提不具備的時候,推己及人的策略是無法使用的。"好貨"、"好色"都是比較容易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金錢美女誰不喜歡。但是,是否每個人都很孝敬自己的父母,對父母有濃厚的親情,這可就難於保證了。如果家庭中一向和諧還好,如果家庭中親子衝突很大,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怨恨情緒,則移情的結果隻能是"怨吾老以及人之老,煩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對自己父母孩子的不滿,無形中轉移到了別人身上,這樣不僅無助於利他行為,反而會帶來原因不明的人際衝突。

現實世界中,這種怨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事情比比皆是。電影《新警察故事》中,幾個孩子到處犯罪,甚至殺死警察,最後發現其中領頭的孩子正是某個警署領導的兒子。因為那個父親對待自己兒子過分粗暴,使兒子內心中產生了對父親的仇恨。不敢反抗父親,於是兒子就以犯罪和襲警來發泄仇恨。這也是一種移情,隻不過是仇恨的移情。一般生活中這樣嚴重的消極移情固然不多,但是,因為怨恨父母所以和老師作對這類的移情卻隨處可見。

當然,在儒家的設計中,認為這個問題並非難於解決。因為按照儒家的說法,兒童依戀父母是天性,而那種不愛父母的孩子都是天性被扭曲者。這也就是儒家之所以最重視孝道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希望這個"推己及人"的策略能建立在"天性之愛"的堅實基礎上。如果有人連愛父母的天性都喪失了,我們就必須先把這個天性恢複,隨後的一切就都可以進行了。專從理性看,我也承認孩子依戀父母的確是人的天性,而且對父母之愛也的確是人一生中愛的最初形式。但是在實踐中,讓許許多多已經在親子關係中產生了怨恨的人,恢複對父母最早的單純的愛,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的愛都已經千瘡百孔,更談不上愛別人了,對這些人來說,使用這個策略更加困難。

還有一個問題恐怕更困難,就是如何能調動或恰當調動這種我們需要的移情。看到一個老人需要幫助,也許我會想:"這個老人有些像我的父母,我願意父母能夠得到幫助,所以我去幫助一下他吧。"但是我也可能會想:"他又不是我的父母,輪不到我管,我還是先管自己的父母好了。"儒家思想裏並無很係統的方法,能讓人更多地想前一種想法。

再有,有時我"老吾老"和"老別人之老"之間是有矛盾的。如果我父親和別人父親吵架了,而我對自己的父親很好,那我就不大可能在看到他們吵架時,想到"他也是別人的父親,別人也不希望父親受欺負"。我越是愛我的父親,越有可能對敢於和我父親發生爭吵的人發怒,因此,我不但不會關心那個"可惡的老家夥",反而願意和我父親一起,對那個老家夥迎頭痛擊,讓他嚐嚐失敗的難受滋味。

我們容易移情的對象,必須和我們自己或者我們的親人比較類似。因此,借助移情而利他,也比較容易幫助這些類似於我們的人,而難於幫助那些和我們差異比較大的人。親人得癌症死去,悲傷的家人會捐錢給癌症研究基金,而往往不會捐錢研究禽流感的治療。這當然也沒有關係,不管幫助誰都是助人,隻怕的是助某些人的同時也許會有損於他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