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借屍還魂(3 / 3)

他在上海登岸後,立即改坐江輪沿長江上溯。到達武昌的第二天就去拜見張之洞。誰知張之洞身體不適,去武當山養病去了,什麼人都不見,公事私事都要等到九月份回衙門後再說。楊度吃了一個閉門羹,於是離武昌回湖南。第一站先停長沙。

北正街的恒升雜貨鋪是他夫人黃氏的一個叔伯兄弟開的,樓上客房寬敞,楊度便下榻這裏。第二天便去巡撫衙門拜會署理撫台陸元鼎。這個在官場上混了一輩子的政客是個圓滑透頂的人,對於廢合同自辦鐵路這樣一樁大事,他知道不是一個代理巡撫所能做得了主的。他客客氣氣地接待了楊度,至於楊度說得唇焦舌燥的那一番正題話,他幾乎一句都沒有往心裏記,弄得肩負重任的幹事長哭笑不得。

去年的八日榜眼公到巡撫衙門去了這麼一趟,他回到長沙的消息便在全城不脛而走了。

黃興、劉揆一得到消息的當天便去恒升雜貨鋪拜訪,三個好友今日在家鄉重聚,真有說不出的興奮。楊度將為粵漢鐵路一事回國的詳情告訴黃興、劉揆一。黃、劉也將擬在十月初十於長沙起義的機密告訴了楊度。

談起廢合同的事,黃、劉對楊度說,張之洞絕不敢得罪洋人,廢掉合同。因為他要仰慈禧的鼻息,而那個老妖婆自從拳亂後,是寧願眼看洋人把中國蠶食瓜分盡,也不願碰他們一根毫毛的,朝廷不是說過“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嗎?所以不必去見張之洞。退一萬步說,即使張之洞同意廢掉合同,以目前一盤散沙似的中國,能辦成這樣的大事嗎?中國的出路隻有革命,把滿人推翻了,改朝換代了,合同自然而然地廢了,鐵路的修築權也就自然而然地回到了中國人自己的手裏。因此,他們竭力勸說楊度丟掉對滿人朝廷的幻想,與他們一道起義暴動。

楊度正要借粵漢鐵路一案來充分施展自己的治國才華,他當然不能讚同黃、劉的看法。他有他的道理。滿人一旦被推翻,則直接影響洋人在中國的既得利益,那麼洋人就會全力支持滿人,革命不見得會成功。另外,漢人在與滿人爭天下的時候,國家會更亂,洋人則正好乘機肆無忌憚地瓜分中國。滿漢戰爭如果曠日持久的話,中國就會被洋人徹底瓜分,中國也就滅亡了。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都很多。中國隻有走日本的道路,喚醒國民,召開國會,製定憲法,組織責任內閣,讓國家避免流血混亂,平穩地走上富強的道路。粵漢鐵路一案,正可以作為一個試金石。如果此事可以辦得成,證明國事尚可為。

雙方各執一端,誰都不能說服誰。最後,黃興說:“你不參與起義,我們不勉強,但明天去瀏陽授銜,你一定要去。”

楊度本有些猶豫。對他來說,正事尚無眉目,不能分心於自己不主張的分外事,但想到此去可以會會馬福益,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倘若沒有他贈的那把古倭刀,哪有這筆巨款!應該親口說給他聽聽,讓他也樂一樂。

瀏陽普跡市在瀏陽河邊,往東北走到瀏陽縣城與往西北走到長沙省城差不多遠,都有一百三四十裏,它位於瀏陽、長沙、湘潭、醴陵四縣交界之地。四縣農民都來這裏趕集會墟,使得普跡市成為一個很熱鬧的集鎮。每年八月初十開始到二十日結束的普跡市牛馬交易會,沿襲了兩三百年之久,是聞名湘東的大集會。每年八月中旬,四縣農民趕著自家的牛和馬,從幾十裏路外來到普跡市買賣交換,牛販子馬販子忙忙碌碌地在牛屎馬糞中穿梭往來,四處撮合。各行商販也趁此良機來這裏做生意。時處中秋佳節,不買賣牛馬的人也前來購置節日食品。於是普跡市這十天裏便牛歡馬叫,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氣騰騰,成為一年中最為熱鬧的時候。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又是牛馬集市的中期。這一天,從四縣八方前來普跡市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黃興和馬福益選擇這一天大會各路英豪,有意將哥老會眾頭目的聚會淹沒在喧鬧的交易中,不為衙門捕快注意。

十四日黃昏,黃興、劉揆一、楊度三人乘著小木船順瀏陽河來到普跡市碼頭,他們都打扮成一副商販子的模樣。馬樹德將他們帶到離市鎮中心二三裏外的夏氏祠堂。夏氏是普跡市一帶的大族,三四代以前也曾有人闊過,故祠堂造得很大,中間供祖宗牌位的正廳可以擺上二十桌酒席。東西共有二十四間客房,夏氏現在衰落下去了,祠堂裏冷冷清清的。馬福益三天前以湘潭來的大牛販子身份,出二十塊銀圓租用五天祠堂,寒磣的夏氏族長喜滋滋地答應了。

聽說黃興等人到了,馬福益和大空一道出門迎接。一眼看見楊度居然也來了,二人驚訝不已。楊度看見馬福益和已著俗裝的大空,也很激動。大家都進了東邊的第一間客房,小嘍囉送來香茶果品。馬福益告訴黃興,所邀的各處會黨龍頭都基本到齊,全部住在祠堂裏。黃興不顧旅途勞累,立即要去見見他們。馬福益便叫馬樹德陪著黃興、劉揆一與各龍頭相見,自己和大空則陪楊度在房間敘話。大家互道了別情。楊度將腰刀的傳奇故事講給他們聽,馬福益和大空簡直不敢相信人世間真有這樣的奇巧之事。藤原的五萬銀圓的贈款,楊度有意說成兩萬。如此無私地支持起義,又使兩位江湖好漢十分敬佩。馬福益說:“起義若是成功了,你是首功之臣,我和黃先生一定要封你一個侯爵。”

楊度笑了笑,不置可否。

第二天一早,天尚蒙蒙亮,夏氏祠堂裏便忙碌開了。壘磚築灶,運碗抬酒,宰牛殺豬,炸魚蒸肉,一股股濃厚的酒香肉香直傳到普跡市街上。中秋節趕集的鄉民,遠遠近近做買賣的商賈,都在傳說湘潭的馬大老板好大的氣魄,在這裏擺開了二十桌酒,宴請四方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