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又在召喚(1)(1 / 2)

——從現在開始,前10年是你的,後10年是我的。

1997年元旦那天下了小雪,把京城染成一片白色,對北方人來說,這意味著吉祥和豐年。看來計算機軟件公司不在其中,在這個領域堅持不懈的人越來越少,還相當艱難。一個令人驚詫的消息傳遍了中關村:那個聲望最高、在很多人看來碩果僅存的軟件公司,“漢王”,快要支撐不住了。原因是它的手寫輸入技術仍然不能解決“識別率”問題,一遇到龍飛鳳舞的字,全都亂套,這讓消費者對它失去了興趣。

“五筆字型”紅遍全國之時,劉迎建對王永民說:“從現在開始,前10年是你的,後10年是我的”。他是“漢王”總裁,當時雄心勃勃地預言,統治計算機世界的“鍵盤輸入”將被他的“非鍵盤輸入”取代。現在,王永民的“前10年”的確過去了,比預想的還要快些。可是劉迎建卻沒有如所期待地迎來他的“後10年”。傳統的輸入方式仍然流行,每天有幾百萬架鍵盤在這個國家滴答作響,不是“拚音”就是“拚型”。劉迎建仍未走出艱難時世。“漢王手寫”每月的銷售記錄不過幾百套,有一天賣了1000套,他便大喜過望,決心把4個銷售人員好好獎勵一番,可惜兜兒裏沒錢,隻好買來4個電飯煲了事。

盡管沒錢,他卻還在咬牙跺腳,聲稱要把IBM的語音識別係統買回來。這筆有關專利使用權的生意至少要花40萬美元,對當時的“漢王”來說,意味著砸鍋賣鐵,傾家蕩產,所以很自然地在公司內部引起一場爭論。劉迎建的想法是,“手寫”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還不夠強大,所以必須借助“語音”,連寫帶聽,雙管齊下。他認定購買現成技術是最為便捷的辦法。反對者說,這筆支出為公司財務難以承擔。還拿出證據,證明IBM的這套係統隻是處在實驗室的階段,根本不能使用。這是真的,當時的語音識別技術對於形形色色的口音語調一籌莫展,如同“漢王手寫”無法識別亂七八糟的手寫字。但是劉迎建拒絕屬下勸告。他就像一個賭徒,在輸光了全部財產之後,又把性命作為賭注,想要最後一博。由於當時盜版橫行,所以劉迎建肯花40萬美元購買IBM的軟件專利,無疑是中關村迄今為止最不可思議的一樁交易。

中關村熱鬧非凡。此前它是中國微機的搖籃,現在眼看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聯想在過去12個月裏賣出435860台電腦,超過IBM,成為全球認可的“中國市場銷量第一”,也讓中關村更加強大,更加受人尊重。在計算機行業的競爭史上,中國人屢戰屢敗。他們經曆了蒙昧年代,經曆了混亂年代,經曆了彷徨年代和危機年代,現在終於寫下勝利的記錄。黑暗已經過去,天地即開,曙光升起。可是勝利的旗幟隻不過是插在微機組裝生產線上,其性質屬於計算機技術鏈條上的最低端。這就好像在一場殊死戰鬥之後,中國人占領了山腳,但從山腰到山頂,還是人家的地盤。由於中央處理器、存儲器、顯示器一類的關鍵元件仍然依靠進口,所以那時候中國人購買所謂“國產微機”,每100元中就有七八十元被跨國公司拿走了。還有一件事叫人沮喪:軟件業沒能繁榮起來。自從1996年微軟發布“視窗95中文版”,我們國家的通用軟件市場便出現了讓人啼笑皆非的局麵。微軟一家獨大,然而強龍不壓地頭蛇。中國消費者願意花1萬多元去買一台電腦,卻不喜歡花1000多元去購買一套正版“視窗”。所以他們使用的“視窗”大都不是花錢買來的。

除此之外,1997年早春中關村的街談巷議還有很多。就像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經常看到的那樣,在一場巨大的變化到來的時候,大街上反而會異常平靜。從外表看上去,北京一切如常。過去100年裏,這城市所經曆的變故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無法比擬的,這造就了她的寬容、幽默、敏感和麻木,也造就了她的一種變態的政治熱情,把國家大事也當成家長裏短。這是個激動人心的季節,時局充滿懸念,又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改革何以沒有更快地推進;中國人能不能養活自己;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城市失業問題;農民流動問題;貧富分化問題;腐敗問題;人口過剩問題;資源緊缺問題;環境汙染問題;香港回歸問題;台灣問題;煤礦爆炸問題;中美關係“乍暖還寒”的問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問題。1997年2月19日,一個可怕的消息席卷整個國家,一代偉人鄧小平與世長辭。這位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政治家,這個宣稱“改革也是革命”的共產黨人,甚至從來沒有到中關村來看一看。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