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農民工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其比例高達82.7%,其中製造業、建築業和采礦業分別占到66.2%、13.0%和3.5%。
在農民工成為工人階級的同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越來越突出。調查顯示,中國農民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女職工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分別隻有33.7%、10.3%、21.6%、31.8%和5.5%,而農民工的企業補充保險、職工互助合作保險、商業保險的參保率就更低,分別隻有2.9%、3.1%和5.6%。
李永海提出,如此低的社會各種保險的參保率,給當前和未來的職工工作、生活、社會穩定都留下了較大的隱患。
這是因為我國長年實行的城市歸城市,農村歸農村的二元結構,使農民變得貧窮,變得缺乏文化,因此成為“老土”,變得比城裏人低了一等。而我們的政府和城裏人,還沒有作好準備來迎接這樣一批“久違”了的“客人”,沒有學會讓他們與我們能夠平起平坐、稱兄道弟。
不過,在當前,農民工的地位的確每年都在增長,把他們看成盲流的時代過去了,把他們看成城市匆匆過客的時代也即將過去,把他們看成城市主人的時代快要來臨,當然,把他們看作是英雄的那個時代還屬於將來。
在2004年的“五一”前夕,北京市評選了一批“五一勞動獎章”和“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這裏麵就有一個民工的代表--盧保衛。
盧保衛,一名河北來京務工人員。從1988年10月隻身來到北京國棉二廠當一名布機保全工,到1996年10月轉到順義區高麗營鎮麗華棉紡廠工作至今。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自己成為京城眾多外來務工者中的一個成功者,企業中設備主任、技師的職銜讓他有很大的天地來施展自己的才華。
他初到時的麗華,隻有300多台44英製織機和80台56織機。1997年才購進120台75織機,可廠內設備人員的技術局限於窄幅織機,75織機還從沒有接觸過,如同一堆廢銅爛鐵,被閑置一邊,多麼大的浪費呀!他心裏著急,主動向廠領導請纓,要求承擔製定新織機工作流程的任務。獲得同意後,他帶領其他設備人員不分晝夜地進行研究、設計,僅僅一周時間,就製定出了一整套流水工序,從拆箱、運輸、立架、校軸、裝車到投入生產,都製定了周密的計劃,大功初步告成。人員安排和計劃製定好後;就各個工序,他又為其他設備人員做了細致的講解和示範,對織機的各種技術參數逐一說明,直到他們全部弄懂弄通。安裝過程中,哪道工序出現問題,他又總是衝在前麵,不分上下班,很快按質按量並且提前完成了新織機的安裝調試任務,於是他順理成章地被提拔為設備工長。在隨後的三年時間裏,他又帶領保全隊新建了6個織布車間,為廠內購進並安裝了700餘台75織機、120台100織機,徹底完成了設備更新。當時,單從織布車間講,其規模已超過國棉二廠。他也因此被提拔為車間設備主任。
麵對取得的成績,他自認沒有什麼可驕傲和自豪的,隻能以更加勤奮的工作回報單位的關愛,為首都的建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16年,盧保衛徹底融人了首都的這家織布廠,成為其中名副其實的一員,這家工廠也認可了他的努力與成就,他成了這個城市和這家工廠的主人。
在浙江的溫州,也有那麼兩個例子,即當地政府把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當成了“自己人”看待了。
一、2003年1月20日起,溫州鹿城區將選舉產生新一屆的人大代表,其中有8名外來務工人員被推薦為人大代表初步候選人。
鹿城區共有外來務工人員70多萬人。根據有關規定,若本人同意,外來打工者可參加所在地區的選民登記。與此同時,鹿城地區考慮到不少外來務工人員都在本地安家落戶,且已成為企業骨幹,為鹿城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應當吸收他們參政議政。而打工者被推薦為人大代表初步候選人在鹿城地區曆屆人大代表選舉中尚屬首次。
二、2003年12月份以來,溫州鹿城地區各街道、鄉鎮、工業區相繼成立由外來務工人員義務參加的“新溫州治安誌願者巡邏隊”。目前,該區共有555名外來人員參加了31支巡邏隊。
這是一支由230多名來自鹿城工業區100多家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組成的義務巡邏隊。2003年12月份,雙嶼派出所要招募“新溫州人治安誌願者”的消息在工業區傳開後,共有146家企業的500多名外來員工主動踴躍報名,最後經篩選錄取了230多名政治合格、身體健康、熱心公益的外來務工青年。每晚他們輪流分組,在雙嶼派出所值班民警的帶領下,在轄區內進行防火、防盜的安全檢查和治安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