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提到過徐恩曾捏造“伍豪脫黨事件”。伍豪是周恩來若幹化名中的一個。五四運動期間,周恩來與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覺悟社》,他們用抓鬮的方法起名,以代號相稱。當時,鄧穎超抓了一號,於是起名逸豪,而周恩來抓了五號,於是起名伍豪。周恩來非常喜歡伍豪這個名字,所以經常以筆名伍豪在各大報刊上發表文章。伍豪這個名字,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高官幾乎都知道是誰。
故事還得從顧順章叛變,徐恩曾妄圖活捉周恩來開始。話說上海地下陣營遭到破壞,周恩來在同誌們的掩護下,離開上海,轉移至紅區根據地。徐恩曾對沒能活捉周恩來一直耿耿於懷!對於周恩來,徐恩曾恨之入骨,他知道“擒賊先擒王”,而周恩來是共產黨的首腦,所以在徐恩曾看來,隻要能抓住周恩來,就可以消滅共產黨。但不幸的是,周恩來智慧非凡,而且有著卓越的指揮能力和應變能力。周恩來一手創辦的中共特科也是情報組織,也就是說,周恩來不僅是政治首腦,而且是共產黨的情報組織的最高首腦。周恩來的個人才能和個人魅力,使得他不僅能夠領導中國共產黨的同人們一起前進,也感染了不少國民黨的高級官員。後來,就連與徐恩曾一起製造“伍豪脫黨事件”的大特務張衝,也被周恩來的魅力所感染,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張衝死後,周恩來還在新華日報刊出專頁,以《悼張淮南先生》為題,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追悼張衝,以至於徐恩曾當時氣得臉色發紫,說:“周恩來真厲害,做宣傳工作竟然做到我們家裏來了。”周恩來無疑是國民黨的一個勁敵,甚至有一次,蔣介石對戴笠說:“如果我們抓住了周恩來,整個共產黨就會垮台!”徐恩曾當然知道委員長的這塊心病,如果能幫委員長治好心病,他徐恩曾加官晉爵,是明擺著的事兒。
徐恩曾妄圖活捉周恩來的計劃失敗後,陳立夫找徐恩曾,問他最近的情況如何?徐恩曾歎了口氣:“關鍵是這個伍豪啊,如果能整垮伍豪,共產黨就完了!”
“是啊,他是共產黨的首腦啊!”陳立夫歎了口氣說,“可是想抓住他是不可能的了!”
“捉不住他,我們就想辦法整垮他!”徐恩曾惡狠狠地說。
“整垮?”
“既然我們抓不住他,就想辦法用別的手段對付他!”徐恩曾想到了一個辦法,但是能不能行,他自己也不確定。陳立夫倒希望徐恩曾能拿出一個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方案。於是徐恩曾說出了自己想到的那個辦法,那就是聯合一個人,一起搞垮周恩來,這個人就是張衝!
在黨務調查科成立初期,與其說徐恩曾是黨務調查科的掌門人,不如說張衝是黨務調查科的靈魂。由於從事多年特務工作,對於那些特務手段,張衝是最有發言權的。徐恩曾雖然嫉妒、排擠張衝,但遇到了問題,首先想到的,還是張衝。
徐恩曾找到張衝,把陳立夫布置給他的搞垮周恩來的任務原封不動地告訴了張衝,張衝明白徐恩曾的意思,就是讓他給出出主意。
徐恩曾說:“為了配合擴大自首政策,治療委員長的心病,伍豪可是重中之重啊!淮南啊,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來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
“軟的?”徐恩曾故意發問,想看看張衝的想法是否與自己一致!
張衝想了想,接著說:“我們不如製造一個新聞,讓周伍豪脫黨!”
“製造新聞?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報紙會不會刊登?”言外之意,徐恩曾想把這件事情全權委托給張衝。
徐恩曾有自己的打算,如果這個辦法成功了,徐恩曾就“過河拆橋、獨自邀功”;如果沒有成功,這盆汙水潑對了地方,周恩來也必然會站起來為自己辯護,即便起不到“脫黨”作用,也會令他現身,這樣一來,特務們就有了下手的機會。
張衝則一心想為委員長做點事情,作為主要策劃人,幾天後,張衝動身去了上海,他掃清了一切障礙,開始悄悄謀劃“伍豪事件”。
1932年2月16日,一篇題目為“伍豪等聲明脫離共黨的啟事”突然刊發在上海《時報》上,啟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