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從小天資聰慧,卻沒怎麼讀過書,隻隨父親和幾個村民識得了一些簡單的文字,很少。
不是他不想讀書,主要是小山村裏除了黃曆和冥錢外就沒有幾張紙,更找不到所謂的教書先生。
根娃這個稱呼還是集合了不少村民的偉大智慧方才取就,寓意落地生根且堅韌不拔。相比於狗剩、鐵蛋、二炮等幾個發小,也算是個比較有文化氣息的名字。
老父親時常會講一些城裏的見聞給他聽。
從父親的口中當時的根娃了解到,這個世界竟然真的有人可以每天吃白麵饃饃和酸湯餃子,有人可以從出生開始便不用擔心娶妻生子,甚至還有人可以得大道而飛天遁地長生不死,這讓從未走出過小山村的根娃羨慕不已、憧憬之至。
當然,故事裏更多的是像他們一樣吃了上頓兒不知道下頓兒該去哪裏著落的貧寒人家,家裏誰病死、餓死了,也沒有餘糧請不起郎中,隻能流著眼淚挖個坑,裹片草席埋當中。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窮苦人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舞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
錦帽貂裘的富人不滿足於終日錦衣玉食,含辛忍苦的窮人卻不得不經常食不果腹。
富人相識變得更富,窮人集合隻能更窮。
他人生而優越,自己卻無能渺小。
這個悲慘世界就是有這樣的悲慘現實。
巨大的的無力感與倔強的自卑心讓出身小山村的陳十一有著強烈的自尊自愛。
正是由於這份自尊,小時候的根娃常常帶領村裏的小夥伴同鄰村的孩子們打架鬥毆,但對於他而言,往往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己方人多他就會站出來,對方人多他就退到後麵。
他不在乎丟人,他也不是害怕被打,他隻是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後鼻青臉腫的自己被父親看出端倪進而受到批評責備與木棍打罵。
他不是怕疼,甚至於不怕死。
他害怕的是平凡著被打死。
那樣的話,活這一遭有什麼意思!
十一歲哪年,不知道是否極泰來的機緣巧合還是蒼天有眼的命中注定,他從根娃變成了陳十一,進入書院成為了謫仙大人的關門弟子,無數名門子弟、豪紳兒女幾輩子得不到的福分就這樣平白無故落到了自己頭上。
就像做夢一樣。
來到書院,他看到了真的存在隔空禦劍,更有甚者可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
他終於意識到——改變命運的機會來了。
漸漸的,他知道了自己是修道天賦世所罕見不二天才。
於是他開始不顧一切的閉關修行。
讀書,領悟。
吸收,煉化。
破鏡,再破鏡,持續破鏡。
閉關十幾年,出關成翹楚。
林林種種,都讓他的自尊心變得更加強烈。
他不斷地讓自己變強,就是為了厚積薄發後一鳴驚人,為了能在今年的論道大會取得一甲第一。
他讓自己的容貌停留在破鏡化凡時的模樣,是害怕回到家鄉後父親會認不出自己。
他要像父親所說的故事一樣,帶著無限的榮譽回歸故裏,讓所有曾經看不起他和父親的村民頂禮膜拜,讓那個幾十年奔波四海到頭來總低人一等的老人過上故事裏那種衣食無憂的生活。
表麵看起來孩童般單純的他,複雜的內心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不服!
而現在的他,有足夠的資本對別人說廢物,卻絕不會允許他人說自己是廢物!
抬起稚嫩的小臉冷冷的盯著陳默,陳十一驕傲的說道:“最好管管你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