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細節決定你最後成功(5)(3 / 3)

知識的不斷發展、更新,除非你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否則就不能跟上職場的發展需要。

微軟的理念看似不通情理,實際上卻體現出了企業管理者的一番苦心。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快得驚人,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一年當中有20%會變得老化、無用,而作為尖端科技的電子企業,知識更新的頻率更快,微軟要想保持軟件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必須要保證持續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必須擁有最善於學習新知識的員工。.為了使員工不間斷地學習新知識,微軟甚至每三個月就進行一次全體的崗位輪換,讓所有員工從事和原來完全不同的工作,這樣所有的員工都必須時刻學習,以適應新的工作需要,而整個企業也處在知識迅速更新、活力永在的良性循環當中。

企業中的員工,即使是起到表率作用的榜樣員工,也必須從基層做起,積極主動地尋求新的知識。麵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爆炸,必須在自己頭上隨時都接通天線,廣泛接收來自各個領域的信息和知識,隻有這樣,才能拓寬你的視野,培養你良好的市場反饋能力。

說到底,學習能力就是一種工作能力。一個不善於學習的人,一個不知道自己該學習什麼的人,往往工作能力也很糟糕。

史蒂夫是微軟公司舉足輕重的人物,但他在電腦方麵並不是特別精通。可是比爾·蓋茨卻為他付出了一年數百萬的薪金,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曾經有記者問過比爾·蓋茨:“史蒂夫先生不懂電腦,他為何能成為一個軟件巨人?”

比爾·蓋茨答道:“史蒂夫確實不懂電腦,但他的外交語言和風度無與倫比。”說白了,外交就是史蒂夫的看家本領,微軟的很多商務談判都離不開他,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談判專家之一,為微軟的軟件銷售、法律談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點是那些精通編程的工程師們望塵莫及的。這些都歸結於史蒂夫不斷的學習。

在美國移民局,移民官曾經遇到過一位中年婦女,從她被曬成古銅色的皮膚看,可以斷定是一位戶外工作者。

出於好奇,移民官上前和她搭話,一問才知,她來自中國北方農村,因為女兒在美國,才申請來美。她隻讀完小學,漢語都表達不好。

可就是這樣一位英語隻會說“你好”、“再見”的中國農村婦女,也在申請綠卡。她申報的理由是有“技術專長”。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請表,問她:“你會什麼?”她回答說:“我會剪紙畫。”說著,她從包裏拿出一把剪刀,輕巧地在一張彩色亮紙上飛舞,不到3分鍾,就剪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種動物圖案。

美國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變戲法似的看著這些美麗的剪紙畫,豎起手指,連聲讚歎。這時,她從包裏拿出一張報紙,說:“這是中國《農民日報》刊登的我的剪紙畫。”

美國移民官員一邊看,一邊連連點頭,說:“OK。”

她就這麼OK了。旁邊和她一起申請而被拒絕的人又羨慕又嫉妒。

你可以不會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會電腦,甚至,你可以不會英語。但是,你不能什麼都不會!

如果你是一把刀,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像劍那樣兩刃鋒利而把厚重的刀背也磨成刃,你隻要用盡全力學習,磨好屬於你自己的一麵刃就可以了,使之達到最鋒利的程度,同樣能使你無堅不摧。

兩軍作戰,全麵進攻勞而無功的時候,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一點,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企業中也是如此,碰到新的課題,開拓新的市場或者整個企業麵臨困境的時候,往往集中優勢學習最難的一部分知識,解決最關鍵的部分,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隨著知識、技能的折舊越來越快,不通過學習、培訓進行更新,適應能力會越來越差。優秀的企業部時刻把目標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為公司提高競爭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