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為一首詩的邂逅(2 / 2)

也不知那一晚上女子有沒有睡著,她那樣惆悵,怕是一夜未眠吧。等到早上起來梳妝,想整理好心情,把用精致的妝容把愁遮住。黛色青青,宛如充滿朝氣的春天,順著眉細細描繪,一筆一筆勾勒出精致而喜悅的容顏。然而愁一旦生出了,豈是這麼容易就掩蓋住的。

一闋詞,四十個字,其中竟然有四個愁。忍不住去猜測,究竟遇上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她要如此憂愁?莫說我們猜不到,她自己也不確定。

照理說,陸遊娶了這位驛卒女後,對她應該挺不錯的。才女唐琬被迫離開自己,新娶的妻子王氏不懂詩書,不能引起陸遊感情上的共鳴,然驛卒女雖算不得才華橫溢,必定也是校友才氣的女子。她和陸遊有相同的興趣,再者,陸遊多多少少會把對唐琬的思念轉移到她的身上。

既然陸遊對她不錯,那她的愁從何而來?

我大膽地猜想,大概占據陸遊的心的始終隻有唐琬一人,這位女子心知丈夫並非真的愛自己,所以才會終日鬱鬱寡歡吧。

關於這位被冠以“陸遊妾”的無名女子的生平,我們一無所知,也無從猜測她嫁給陸遊後過得幸不幸福,但她結局是擺在那裏的:在嫁給陸遊半年後,陸遊的正房妻子王氏就把她趕出門了。又是一個可憐的女子。

妻妾爭風吃醋是很正常的事,家裏女人一多,難免會吵吵嚷嚷。按照古代的規矩,妻子是正房,妾必須尊重妻,以妻為尊。妻打罵妾,妾也隻能忍氣吞聲,但是鬧得把妾趕出家門,確實有點嚴重了。從陸遊妾的結局來看,陸遊對她應該挺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招來大房的嫉恨,以至於被掃地出門。

這位女子著實可憐。陸遊娶她是因為她的學識,失去心愛之人的他多多少少會把對唐琬的感情轉移到她身上,她可能隻是唐琬的影子了。

再者,王氏對陸遊和唐琬的事肯定是知道的,丈夫一心惦記著前期,她早就恨得牙癢癢,正好這姑娘進門了,王氏很有可能把對陸遊的怨和對唐琬的恨全部發泄在了她身上。不然還能怎麼辦,王氏肯定不敢跟丈夫叫板,也不會跑到唐琬家裏去鬧。

可憐的驛卒女,她不就是閑來無事寫了一首詩麼,無端端成了人家的出氣筒。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還會再牆壁上題那首詩嗎?我想肯定不會,除非她是真心愛陸遊,願意為陸遊犧牲一切。

陸遊本身也是個可憐人,仕途坎坷,朝臣排擠,他已經夠累的了,回到家裏想好好謝謝,後院又起火,先是母親逼他休了愛妻,後是王氏驅逐了愛妾。

果然,家裏女人多了,麻煩事就跟著來。陸老太太的眼光真毒,她看中的媳婦性子果然像她,王氏一定很討她歡心。

再來看感情以外的陸遊吧。

曆史讓他的名號家喻戶曉——愛國詩人。十幾年前我第一次聽說他的名字,那時候我朗朗讀著他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他文采斐然,曾考取進士第一,因排名在秦檜之孫的前麵,引起秦檜的不滿,竟被除名。

他堅持抗金,甚至不惜得罪朝中權貴,屢遭彈劾,但始終未改初心。

他仕途不順,多次被罷官,在朝堂起起落落,最終在鄉野終老一生。

他留在我大腦影像中的,一直是垂暮老翁的形象。我時常會把他和嶽飛聯係在一起,他們都一樣,正直,理性,堅韌。而我從未去揣測過,這樣一位正直理性的老人年輕時竟會有如此糾纏的感情。

若說情癡,那陸遊真的是一位理性的情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