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讓我愛過你(1 / 2)

細繹本傳,似多疑竇。何以遊客尚著姓名,而以女妻之者反無裏氏?且詞傳而名不可考,其死又非獄猝遇兵寇,憐才之父,諒必大書特書,以彰不朽。如以氏論,婦人從一而終,何難隨夫偕往,即父怒不許往,在複古又何難與之相約?如晉公子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故事,而必合之死,孰為逼之歟?且貽石屏以薄幸名,恐非婦心也。事涉傳奇,不便參伍於諸節烈賢孝中。

戴複古的妻子是投水死的,她的離開,源於愛情的破滅。與她有著同樣絕望遭遇的,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

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且美貌異常,這一點從她被休後依然能被縣令之子看中可以看出,要知道,在古代,女子被休可是奇恥大辱。與戴複古妻不同的是,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之所以不能圓滿,是因為焦母的幹涉,而非雙方有一人不忠。

劉蘭芝投水而亡後,焦仲卿不願獨活,遂“自掛東南枝”,成就了一段不能同生便同死的佳話。相比之下,戴複古相隔十年之後才去祭奠亡妻,不免讓人唏噓。且不說與焦仲卿比,就算是與妻子對他付出的感情比,區區一首悼亡詞,何其蒼白。

戴複古侍從陸遊,不知是不是巧合,陸遊和發妻唐琬,偏偏也有一段類似的愛情悲劇。不過,陸遊和唐琬的悲劇似乎更接近焦仲卿和劉蘭芝,一樣的深愛,一樣的無奈。

相愛不能相守,從來都是最無可奈何的。

我忽然明白,為什麼陸遊和唐琬的愛情千古流傳,而到了戴複古身上,卻唯有一聲歎息了。

戴複古愛不愛他的妻子,很多人存有疑問。有人說他隻是感激妻子對他的深情厚誼,有人說他隻是愧對妻子,有人說他在婚後幾年慢慢在妻子身上投入了真正的感情……

或許,他最愛的人的確是自己,但他終究也是愛她的。人心匪石,日日夜夜的朝夕相處,便是木頭也會有感情,頑石也會點頭,何況戴複古本就是一位多才多情的文人。而妻子對戴複古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她完全擔得起“節婦”二字。

節婦,顧名思義,即對丈夫忠貞的婦人。早在戴複古妻子出生前的三百餘年,詩人張籍就在他的樂府詩《節婦吟》中刻畫了一位“節婦”形象。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係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首詩,是以婦人委婉的口吻寫的。

你知道的,我已經有了夫君,可你還是送給了我一對明珠。我自然明白你的意思,你對我的繾綣情誼,我會記在心裏,萬分感激。你送給我的明珠,我會親手係在我的紅羅襦中,時刻惦念。

我家的高樓聳立,連著皇族貴胄的園林,我家的夫君,每日執著長戟在宮中當差。我知道,你對我的真心如日月一般,然而我早就已經立下誓言,這輩子要和我的夫君同生共死。

細繹本傳,似多疑竇。何以遊客尚著姓名,而以女妻之者反無裏氏?且詞傳而名不可考,其死又非獄猝遇兵寇,憐才之父,諒必大書特書,以彰不朽。如以氏論,婦人從一而終,何難隨夫偕往,即父怒不許往,在複古又何難與之相約?如晉公子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故事,而必合之死,孰為逼之歟?且貽石屏以薄幸名,恐非婦心也。事涉傳奇,不便參伍於諸節烈賢孝中。

戴複古的妻子是投水死的,她的離開,源於愛情的破滅。與她有著同樣絕望遭遇的,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

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且美貌異常,這一點從她被休後依然能被縣令之子看中可以看出,要知道,在古代,女子被休可是奇恥大辱。與戴複古妻不同的是,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之所以不能圓滿,是因為焦母的幹涉,而非雙方有一人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