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老尼姑低估了愛情的力量。她的阻撓並沒有讓張先對心上人的愛減弱半分,反而更堅定了他的信念,正如他詞中所寫,“苦恨阻從容”。
你不讓我見她,我就偏要見。
每當半夜時分,張先便劃著船悄悄前往小島和小尼姑約會。小尼姑站在窗口,遠遠的看見張先來了,馬上把梯子從窗口放下去,讓張先上樓。被迫分開的戀人含淚纏綿,可想而知是怎樣一番光景。
這一幕,像極了格林兄弟創作的童話《萵苣姑娘》。萵苣姑娘被巫婆關在城堡,王子每次去和萵苣姑娘相會,萵苣姑娘就把她的長發從窗口放下來,讓王子順著長發爬上去,等纏綿夠了,王子又順著長發爬出城堡。
如此,周而複始。
終於有一天,他們的這個秘密被巫婆發現了,巫婆很給力地阻止了這一切。當然啦,結局是美好的,真愛大過一切,童話都是如此。
所以——
我一直以為,敢於挑戰世俗的愛情更加美麗。
我一直以為,外界的阻撓會讓愛情更加堅貞。
我一直以為,美好的愛情肯定會有美好的結局。
可現實往往會打破我們的“一直以為”,畢竟這不是童話。
顯然,張先和小尼姑的愛情沒有長久,至於是什麼原因,隔著千百年的時光我們很難再去揣度了,或許是老尼姑的阻撓,或許是外人的指責,或許是他們不夠堅定。曆史掩蓋下的事,誰說得準呢。
分開後,張先寫了一首《一叢花令》來祭奠他們的愛情。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一叢花令》的女主角正是與張先分別後的小尼姑。離別的愁緒如紛亂的柳絲一般糾纏在她心頭。
昔日,每每黃昏後,張先劃著小船來到池中小島,登上樓梯與她相會,他們相互偎依,互訴衷腸。然而景色依舊,物是人非。天上斜掛的月亮還是曾經照著他們相會的那一枚,他卻騎著馬絕塵而去,再也找不到蹤跡。
真是傻啊。早知如此,還不如……還不如像那桃花杏花一樣,在最美的年華嫁給東風。
張先未說完的話,賀鑄替他說了:當年不肯嫁與春風,如今卻無端端被秋風耽誤了。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
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作為這首詞的男主角,張先自己都為小尼姑感到惋惜,要不是他,人家在佛祖麵前敲木魚敲得好好的呢,至於弄得每天淚眼婆娑相思焚城麼!
然而老尼姑低估了愛情的力量。她的阻撓並沒有讓張先對心上人的愛減弱半分,反而更堅定了他的信念,正如他詞中所寫,“苦恨阻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