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引窩蛋(1 / 2)

“樹葉落了,天氣變了,為師也該動身了。”老道長的聲音依舊緩緩的。

“師父幾時飛升?”鼎立緊凝眉頭。

“明日午時!”

“師父……”進才、鼎立改坐為跪,雙雙悲泣。

“鼎立,進才,你二人聽好,”老道長啟目斂神,久久凝視二人,“為師已九十有九。自三十九歲棄家修行,前三十年於伏牛山中輾轉流浪,後三十年蝸居於此,本欲繼續修持,以證道果,不想氣候有變,為師不敢拂違天意,選擇明日飛升。為此良辰吉時,為師已經齋戒、辟穀三十五日,及至明日午時,可滿天罡之數。”說著將頭轉向白龍爺塑像右側,指著一口上釉的陶缸,“待為師吉時坐化,你二人可將為師肉身置於此缸,移開神像,在白龍爺座下掘地成穴,穴深七尺七寸,周圍鋪幹灰兩車,幹蒿三十六斤,夯土實之,而後移回神像,不可曉諭他人!”

鼎立、進才雙雙叩首於地,泣道:“弟子謹遵師命!”

老道長閉目端坐。

候有一陣,鼎立問道:“師父行將仙遊,可有開示弟子之處?”

老道長微微點頭,睜眼說道:“人生修為,在明道德。這裏有兩部經書,你二人當可早晚捧讀。”從身邊摸出兩部書,一是太上老君的《道德經》,二是真人鬼穀子的《陰符經》,遞予二人。

二人雙手接過,拜訖,叩道:“弟子謹遵師命!”

老道長點了點頭,緩緩說道:“這兩部書,前者可使你們明天地之理,後者可助你們修身養性!”略頓一下,目光掃過二人,“為師早年得傳一部奇書,近年來有所參悟,今日曉諭你二人,未來或有助益!”

“師父,是何奇書?”進才急問。

“此書叫‘推背圖’,是唐時奇書,據傳為唐太宗時天相家李淳風所作。李淳風堪為大唐第一奇人,神鬼助之。貞觀年間,此人上觀天象,下審地理,中度民情,運神推算天下時運,一發而不可收,一氣後推三十甲子共一千八百年氣運,得六十象。李淳風沉迷其中,聚神運神,正欲往後再推,同行袁天罡在後推其背道:‘天機不可再泄了!’李淳風乍然醒悟,遂將所推之象定名為‘推背圖’!”

“如此奇書,師父可否授予弟子?”鼎立小聲懇求。

“不可!”老道長輕輕搖頭,“此書占候天下吉凶,若節契然,自唐迄今,共曆三十九象,無不應驗。因其屢試屢驗,自唐以來,曆朝曆代無不將其列為禁書,嚴禁天下傳閱,得之者禍,傳之者殃,因而你等不可習之!”

“師父,”進才兩眼直盯老道長,“眼前之事,唐朝人怎能推得出來?”

老道長微微一笑:“我可畫出一象予你,能與不能,你自忖度!”說著伸手摸出紙筆,隨手畫出一象,視之,是山頂站立一鳥,旭日出於海中,“你們先看此象,再聽兩句讖語:‘鳥無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

“樹葉落了,天氣變了,為師也該動身了。”老道長的聲音依舊緩緩的。

“師父幾時飛升?”鼎立緊凝眉頭。

“明日午時!”

“師父……”進才、鼎立改坐為跪,雙雙悲泣。

“鼎立,進才,你二人聽好,”老道長啟目斂神,久久凝視二人,“為師已九十有九。自三十九歲棄家修行,前三十年於伏牛山中輾轉流浪,後三十年蝸居於此,本欲繼續修持,以證道果,不想氣候有變,為師不敢拂違天意,選擇明日飛升。為此良辰吉時,為師已經齋戒、辟穀三十五日,及至明日午時,可滿天罡之數。”說著將頭轉向白龍爺塑像右側,指著一口上釉的陶缸,“待為師吉時坐化,你二人可將為師肉身置於此缸,移開神像,在白龍爺座下掘地成穴,穴深七尺七寸,周圍鋪幹灰兩車,幹蒿三十六斤,夯土實之,而後移回神像,不可曉諭他人!”

鼎立、進才雙雙叩首於地,泣道:“弟子謹遵師命!”

老道長閉目端坐。

候有一陣,鼎立問道:“師父行將仙遊,可有開示弟子之處?”

老道長微微點頭,睜眼說道:“人生修為,在明道德。這裏有兩部經書,你二人當可早晚捧讀。”從身邊摸出兩部書,一是太上老君的《道德經》,二是真人鬼穀子的《陰符經》,遞予二人。

二人雙手接過,拜訖,叩道:“弟子謹遵師命!”

老道長點了點頭,緩緩說道:“這兩部書,前者可使你們明天地之理,後者可助你們修身養性!”略頓一下,目光掃過二人,“為師早年得傳一部奇書,近年來有所參悟,今日曉諭你二人,未來或有助益!”

“師父,是何奇書?”進才急問。

“此書叫‘推背圖’,是唐時奇書,據傳為唐太宗時天相家李淳風所作。李淳風堪為大唐第一奇人,神鬼助之。貞觀年間,此人上觀天象,下審地理,中度民情,運神推算天下時運,一發而不可收,一氣後推三十甲子共一千八百年氣運,得六十象。李淳風沉迷其中,聚神運神,正欲往後再推,同行袁天罡在後推其背道:‘天機不可再泄了!’李淳風乍然醒悟,遂將所推之象定名為‘推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