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講,金融雖然不直接增加物質的總產出,但是通過給人們提供豐富的跨期配置收入與消費、平滑風險事件給生活帶來的衝擊的工具,讓人們不至於一時餓得難有生路,一時收入多得無處可花,使每個人一輩子的總體效用達到最高。金融交易雖然沒有直接生產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卻使人類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整體效用大大提高。

在我們看來,實體經濟不應該由是否生產實物來定義,而應由是否增加人的效用來定義。工人、農民、企業家通過生產實物,提升了人的效用,而金融家通過提供跨期配置風險、跨期配置收入的工具,也提升了人的效用。隻要是在從事提升人類效用的經濟活動,就都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並不隻有工業和農業是實體經濟,金融等服務行業也是實體經濟。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難以走出“生產東西的行業才是實體經濟”“金融是虛擬經濟”這種誤區呢?這當然有其曆史背景。在傳統農業社會或者更早時期,生存、溫飽一直是人們麵臨的最大挑戰,因為物質生產能力始終低於人的需求,物質短缺一直困擾著人類。於是,人們在判斷什麼活動創造價值、什麼經濟活動最重要的時候,自然以是否在生產糧食及其他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價值判斷標準。換言之,當物質供給始終不足、許多人處於饑餓或饑餓邊緣的時候,物質生產的邊際價值最高,解決溫飽、讓人活下來是最重要的,其他像金融這樣的經濟活動邊際價值相對較低。因為物質生產能直接解決今天的短缺問題,是為今天能活下去服務的,而金融更多的是解決跨時間、跨空間價值交換的問題。如果今天的生存還沒解決好,人類社會當然顧不上考慮明天、後天是否能活得好了。所以,在傳統農業社會、在物質短缺的社會裏,人們自然以是否在“生產東西”來判斷是否在做正事、是否在給社會做貢獻,社會盛行“唯實物經濟”價值觀就不足為奇了。也正因為這種價值觀和物質短缺的現實,農業社會幾乎隻有實物生產經濟,沒有金融經濟,人們很自然地把從事金融的人或商品交易的人視為“不務正業”,甚至視為“剝削者”。

好在1780年左右開啟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社會。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到19世紀上半葉慢慢擴展到歐洲大陸和美國,它通過機器代替人工,使每個人每天的物質產出大大提升。到了19世紀後半期,美國許多行業的物質產能開始超過需求,開始出現“市場營銷”“大眾廣告”這些新型職業。試想,當社會處於物質短缺的時候,是消費者自己去尋找商品,是賣方“俏”買方“賤”,賣方當然不需要花錢做廣告、做“市場營銷”了。可是,隨著物質生產能力於19世紀後半期超過需求,買方就走俏了,賣方就必須在競爭中通過廣告獲得消費者的注意。所以,在相當程度上,大眾廣告的出現標誌著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的社會開始走出物質短缺的時代,向物質過剩的時代邁進。

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講,金融雖然不直接增加物質的總產出,但是通過給人們提供豐富的跨期配置收入與消費、平滑風險事件給生活帶來的衝擊的工具,讓人們不至於一時餓得難有生路,一時收入多得無處可花,使每個人一輩子的總體效用達到最高。金融交易雖然沒有直接生產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卻使人類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整體效用大大提高。

在我們看來,實體經濟不應該由是否生產實物來定義,而應由是否增加人的效用來定義。工人、農民、企業家通過生產實物,提升了人的效用,而金融家通過提供跨期配置風險、跨期配置收入的工具,也提升了人的效用。隻要是在從事提升人類效用的經濟活動,就都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並不隻有工業和農業是實體經濟,金融等服務行業也是實體經濟。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難以走出“生產東西的行業才是實體經濟”“金融是虛擬經濟”這種誤區呢?這當然有其曆史背景。在傳統農業社會或者更早時期,生存、溫飽一直是人們麵臨的最大挑戰,因為物質生產能力始終低於人的需求,物質短缺一直困擾著人類。於是,人們在判斷什麼活動創造價值、什麼經濟活動最重要的時候,自然以是否在生產糧食及其他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價值判斷標準。換言之,當物質供給始終不足、許多人處於饑餓或饑餓邊緣的時候,物質生產的邊際價值最高,解決溫飽、讓人活下來是最重要的,其他像金融這樣的經濟活動邊際價值相對較低。因為物質生產能直接解決今天的短缺問題,是為今天能活下去服務的,而金融更多的是解決跨時間、跨空間價值交換的問題。如果今天的生存還沒解決好,人類社會當然顧不上考慮明天、後天是否能活得好了。所以,在傳統農業社會、在物質短缺的社會裏,人們自然以是否在“生產東西”來判斷是否在做正事、是否在給社會做貢獻,社會盛行“唯實物經濟”價值觀就不足為奇了。也正因為這種價值觀和物質短缺的現實,農業社會幾乎隻有實物生產經濟,沒有金融經濟,人們很自然地把從事金融的人或商品交易的人視為“不務正業”,甚至視為“剝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