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兩眼總是向天,腳下擋道(3 / 3)

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分為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麵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們更多的是使用口頭語言,所以,口頭語言比書麵語言起著更直接的、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有真才實學,如果再有優異的表達力,更容易贏得肯定。在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必須加強書麵表達能力,包括簡報及技術報告的撰寫,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除了接受訓練及觀察外,最有效的方法是勇敢練習,不怕丟臉,這樣就能很快地改善表達自己想法的膽識與技巧,更能夠說服別人。

溝通能力

表麵上來看,溝通能力似乎就是一種能說會道的能力,實際上它包羅了從穿衣打扮到言談舉止等一切行為的能力,一個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人,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並給對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深刻印象。現在職場競爭對一個人的溝通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談判能力。

團隊精神

現代化的企業已經很難單打獨鬥,而必須靠團隊合作,因此企業最歡迎的人才,必須是具有團隊精神的人。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進而保證組織高效率地運轉。團隊精神的形成並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願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團隊精神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過合適的組織形態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如果沒有正確的管理文化,沒有良好的從業心態和奉獻精神,就不會有團隊精神。

創新能力

創新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拓展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任職與行為的過程和結果的活動。具體來講,創新是指人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而創新能力指人在順利完成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創建新事物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潛在的心理品質。創新能力具有綜合獨特性和結構優化性等特征。遺傳素質是形成人類創新能力的生理基礎和必要的物質前提,它潛在決定著個體創新能力未來發展的類型、速度和水平;環境是人的創新能力和提高的重要條件,環境優劣影響著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實踐是人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實踐也是檢驗創新能力水平和創新活動成果的尺度標準。在社會發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創新能力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所以,有創新能力的職員越來越受企業的歡迎。

抗壓能力

職場上的壓力,常對員工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在生理方麵,可能致病或職業傷害,而心理上的焦慮、憂慮、急躁、挫折、沮喪等症狀,對精神也有傷害。事實上人需要適度的壓力才能激發上進的鬥誌,不過如果壓力超過負荷,則必定會影響工作的品質與績效,為了工作而損傷身心健康很不值得。人類先天的抗壓能力有大有小,不過還是可以通過修煉而提高,首先最好是找出壓力源(可能是問題主管、問題部屬、困難任務、自己的問題等),從根本上解決,也可以找主管或知己親友協商,分享你的困難或挫折,說不定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其次要找到緩壓方式,也許是遊山玩水,也許是唱歌跳舞,也許隻是靜坐聽音樂,無論什麼方式,對自己有效的才是“對”的緩壓法。

修煉心法 不做缺乏職場競爭力的五類人

情商低下的人。智商顯示一個人做事的本領,情商反映一個人做人的表現。在未來的社會裏,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做人有時比做事更重要。

心理脆弱的人。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麵臨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尤其是競爭的壓力,心理脆弱的人一定挑不起企業的重擔,隻有積極鍛煉強健的身心才能在未來成為贏家。

目光短淺的人。有句話說得好:“你能看多遠,便能走多遠。”同樣,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不斷地規劃設計,要注重職業生涯規劃,及早發現自己的職業錨(職業定位),並盡可能匹配自己的工作。

不善學習的人。在當今學習型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關鍵在學習能力的“較量”,所以我們要做“學而知之”的人,學而不知或不知如何學的人是早晚會被淘汰的。

技能單一的人。要想避免在職場中成為“積壓物資”,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學幾招,一專多能,所以複合型人才很受歡迎。

第六節 遠視眼6 好高騖遠,一事無成

職場透視

畢業前,李新找工作的目標,就是比別的同學要高,他想找很理想的工作,不僅職位要高,而且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還要是世界500強企業。但是,他來北京一個多月,簡曆投出200多份,有回音的隻有幾份,麵試後卻杳無音信。麵對著強手如林的職場和眼花繚亂的招工單位,李新茫然了。眼看從家裏帶來的錢已經花掉一半多了,李新真的有點兒著急了。當初那麼令大家羨慕、父母驕傲的專業就這樣被冷落了嗎?回家還是留京漂泊,他進退兩難。

仙人指路

有的人生活在空想中,就如陶醉在蜂蜜旁的蒼蠅,早已回天乏力了。他們一度追求偉大、毫不顧及渺小,這讓他們不得不在垂暮之年大倒苦水;對昔日的大夢想、高追求也隻能付諸無盡的歎息。例子中的李新就犯了這個毛病。西方有一則寓言:

有一個獵人在森林裏打獵,他很想成為一個捕獵高手。一天,他發現了一隻小野兔,野兔好像受了傷,獵人輕而易舉地就捕獲了這隻野兔,野兔可憐兮兮地對獵人說:“我隻是一隻很小的野兔,我並不能實現你的捕獵夢想,你還是放了我吧!你應該捕獲一些大的獵物。”

獵人覺得野兔說得很有道理,他放了野兔,並且牢牢記住了野兔的話。幾天裏,有很多小鬆鼠、小野豬從他身邊經過,他看都不看一眼,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獵人沒有等到大獵物,也錯過了很多小獵物,他的食物也吃完了,由於饑餓而病倒,成為捕獵高手的夢想也最終成了泡影。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能好高騖遠,好大喜功,把握住現實的才最重要。君不見泰山不讓土壤,故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方成其深。小,無妨,量多即大;弱,無妨,量多則強。沒有一步步的腳踏實地,何來漫漫千裏之途?

電視劇《馬大帥》中的範德彪就是一個喜歡好高騖遠的人。他本來隻是一名進城務工的農民,在一家小吃部給人家打工當廚師。可是他卻不甘心在小吃部裏當廚師,非要到維多利亞娛樂廣場去當什麼保鏢,結果往往因為沒有保護住單位和單位經理以及其他的人,反而讓人家打得遍體鱗傷。例如,有一次壞人來娛樂廣場砸場子,把吳總經理也給打了,作為保鏢的範德彪不得不硬著頭皮衝了上去,結果他被打得鑽到了桌子底下去,可是即使這樣,範德彪還是沒有承認自己失敗了,竟然說是壞人沒有按照套路打,還說自己是當地第一鏢。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那個阿Q,在挨打方麵範德彪和阿Q有著極其相似之處。

範德彪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他總是過高地估量自己,不能量力而行,總想要做人上人,可是自己又沒有那個能力,所以隻能靠吹噓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能夠得到小小的滿足。比如,他為了還清外甥女小翠的財禮錢,回到了農村,跟鄉親們吹噓自己在城裏怎麼怎麼發了財,他用借來的錢向鄉親們顯示自己的經濟財力。沒有見過世麵的鄉親們信以為真,認為這個開原第一鏢真的很有錢。

當然,最後範德彪為自己的好高騖遠付出了代價,最終落得個無家可歸的下場,隻得拉驢給人家換煤氣罐,這時他才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好高騖遠的人總是看不起眼前的小小機遇,甘願花一生的時間等待一個並不現實的幻想,在這個過程中,也錯失了很多良機。所以我們要活得現實一點兒,把握好身邊的每一個小機會,自己的理想才不至於化為泡影。人們曆來重視理想,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有理想固然是值得誇獎的,但理想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一隻有理想的螞蟻,它的理想是把自己變成最優秀的螞蟻;一頭有理想的獅子,它的理想是把自己變成最優秀的獅子。如果螞蟻想變成獅子,那便是好高騖遠、癡心妄想了。

與好高騖遠相反,不少人重視量變對質變的必要作用,所以他們在無數看似微小的行動背後取得了巨大成功。

1965年,藤田田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學係,畢業之後隨即在一家大電器公司打工,6年後,他就憑借自己的積累和毅力,創立了自己的事業,經營麥當勞生意。

當時,麥當勞是聞名全球的連鎖快餐公司,要取得特許經營資格是需要具備相當財力和特殊資格的。藤田田當時隻是一個才出校門幾年、毫無家庭資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不具備麥當勞總部所要求的75萬美元現款和一家中等規模以上銀行信用支持的條件。藤田田看準了美國連鎖快餐文化在日本的巨大發展潛力,決意要不惜一切代價在日本創立麥當勞事業,於是絞盡腦汁東挪西借起來。

事與願違的是,5個月下來他隻借到4萬美元。然而,藤田田卻偏有對困難說不的勇氣和銳氣,偏要迎難而上,他決定去貸款。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的早晨,藤田田西裝革履滿懷信心地跨進了住友銀行總裁辦公室的大門,以極其誠懇的態度,向對方表明了他的創業計劃和求助心願。

在耐心細致地聽完藤田田的表述之後,銀行總裁告訴他:“你先回去吧,讓我再考慮考慮。”

藤田田聽後,懇切地對總裁說了一句:“先生可否讓我告訴你我那5萬美元存款的來曆呢?那是我6年來按月存款的收獲。6年裏,我每月堅持存下工資獎金,雷打不動,從未間斷。6年裏,我無數次麵對過緊張或手癢難耐的尷尬局麵,我都咬緊牙關,克製欲望,硬挺了過來。有時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額外用錢,我也照存不誤,甚至不惜厚著臉皮四處告貸,以增加存款。我必須這樣做,因為在跨出大學門檻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願,要以10年為期,存夠10萬美元,然後自創事業,出人頭地。我堅信,在小事情上過得硬的人才幹得成大事情。現在機會來了,我一定要提早開創自己的事業。”

聽完藤田田的講述,總裁很感動。送走藤田田後,總裁立即驅車前往藤田田所說的那家銀行,親自了解藤田田存錢的情況。

櫃台小姐對總裁說:“哦,是問藤田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觸過的最有毅力、最有禮貌的一個年輕人。6年來,他真正做到了風雨無阻地準時來我這裏存錢,老實說,這麼嚴謹的人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完櫃台小姐介紹後,總裁決定貸款給藤田田。當藤田田問他:“請問,你為什麼決定支持我呢?”總裁感慨萬千地說道:“我今年已經58歲了,再有兩年就要退休了,論年齡我是你的兩倍,論收入我是你的4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卻還沒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腳慣了。光說這一點,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證,你會很有出息的,年輕人,好好幹吧!”

藤田田的成功在於他的堅持,他的腳踏實地,總裁正是看上了藤田田的腳踏實地、一分一分積累的那種精神。偉大是平凡的升華,成績是點滴的積累。不少司空見慣的小事中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偉大的哲理;乍看起來毫無價值的瑣事中潛藏著寶貴的知識、巨大的價值。一個不把小事看得微不足道的人,一個能練就一雙洞察細微事物慧眼的人,一個能一絲不苟處理好微小問題的人,才能迸發出為偉大事業而奮鬥的熱情與力量,才能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成就。反之,“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幹”的人,如何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和目標呢?

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而應該腳踏實地,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掃一屋”做起。“一屋”關乎“天下”,小事關乎大事,小事連著大局,於細微處見精神。有些“小事”雖小,但就是因為“小事”上的疏忽,最終釀成了“大禍”。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才能得到最大的回報。從眼前的一點一滴做起,不畏艱險,積沙成塔,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夢想。

修煉心法 小事是悄悄來臨的機遇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簡單,機遇總是突然地、不知不覺地出現,有時你甚至一輩子也不知道哪個是機遇。

有人說主動承擔打掃衛生、整理辦公室、泡茶水等具體瑣事,是大學畢業生走上崗位的第一課、必修課,不無道理。往往就是這類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通常,領導之所以不放手讓你單獨做大事,是因為他還不能肯定你是否具備這樣的實力。有時候,一些精明的主管在提拔你之前往往會用幾件小事來考察你的工作作風、辦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這其中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

人生無小事,每做一件事情實際上就是對自身素養、品行、學識進行一次修煉,千萬不要因為小或者低微就鄙視它,放棄將使你失去一次修煉的機會,也減少了一次提高的可能。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他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時寫了自己的傳記。他是一個牙買加黑人,開始時的第一份工作是進一個大公司當清潔工,因為在這種大公司裏牙買加黑人隻有一個工作可以做:清潔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認真,很快他就找到一種拖地板的姿勢,能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人還不容易累。老板看見了,觀察一段時間後就斷定這個人是個人才,然後很快就破例地對他進行了提升。這就是鮑威爾人生的第一個經驗: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自我診斷 你適合做管理工作嗎?

管理能力是每一個職業經理人必備的重要能力,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培養、積累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那麼,你知道你的管理潛力如何嗎?你適合做管理工作嗎?不妨做一做下麵這個小測試:

1.能嚴格製約自己的行動?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2.對工作的成果非常敏感?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3.習慣於行動之前製訂計劃?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4.實現目標是解決問題的繼續?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5.能經常收集他人的各種反映?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6.有經常記錄自己行動的習慣?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7.臨睡前思考、籌劃明天要做的事情?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8.能每天檢查自己當天的行動效率?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9.經常嚴格查對預定目標和實際成績?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0.今天預先安排的工作絕不拖到明天?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1.經常因為效率上的考慮而更改計劃?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2.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有目的地行動?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3.對事物上的聯係、指令常常是一絲不苟?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4.能經常思考對策,掃除實現目標中的障礙?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5.習慣於在掌握有關信息基礎上製訂目標和計劃?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自測結果

0~5分:管理能力很差。但你具有較高的藝術創造力,適合從事與藝術有關的具體工作。

6~9分:管理能力較差。這可能與你言行自由、不服約束有關。

10~12分:管理能力一般,對你的專業方麵的事務性管理尚可。但管理方法經常受到情緒的幹擾是最大的遺憾。

13~14分:管理能力較強。能穩重、紮實地做好工作,很少出現有損組織發展的失誤。

15分:管理能力很強。擅長有計劃地工作和學習,尤其適合管理大型組織。

行走職場勝經五閉緊嘴巴,不惹是非

如果你是個不能堅守秘密的人,最好不要聽太多秘密。假使自己知道了太多秘密,不想向同事透露,但又禁不住內心那份衝動,不妨找個毫無關係的外人傾訴,這樣既能減輕自己的壓力,又不會惹出是非。